"我有吴越曲":我珍藏着吴风民歌,
# 吴越曲:吴地歌曲名。刺吴王淫乐之诗。缪本作“趋”。
"无人知此音":可没有知音与我一同欣赏。
"姑苏成蔓草":伍子婿当年感叹:不采纳我的言论,所以姑苏城宫殿荒芜野草蔓延,
# 姑苏:在今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麋鹿空悲吟":徒有麋鹿悲吟。
"未夸观涛作":我还未作出那受人夸奖的观涛诗,
# 观涛作:指枚乘《七发》。《七发》中有“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
"空郁钓鳌心":满腔抱负也未能实现。
# 钓鳌:传说渤海之东有大壑,中有五仙山、为群仙所居,随波动荡,不得暂峙。天帝使巨整十五,举首而戴之。龙伯国有大人、一钓而连六鳌、二山漂流于北极。仙圣播迁者巨亿。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举手谢东海":就辞别皇上,归隐山林,
# 东海:指代皇帝。,谢:告辞也。
"虚行归故林":白白地失去了一次大好机会。
# 虚行:白来一趟,一无所获。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赠友抒怀诗。描绘了诗人珍藏吴地曲调却无人赏识的境遇,体现了诗人才华横溢却不被认可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用典:“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运用春秋时期吴国灭亡,姑苏台沦为废墟,麋鹿出没的典故,暗示世事变迁,烘托自身处境的悲凉。对比:“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将未被夸赞的“观涛作”与内心强烈的“钓鳌心”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强化怀才不遇之感。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四句为一段,“我有吴越曲,无人知此音”,诗人开篇便直白地倾诉自己拥有美妙的吴越曲调,却无人能够理解欣赏,凸显出孤独与失落。“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运用典故,以姑苏台沦为蔓草之地,麋鹿徒然悲吟,营造出一种衰败、凄凉的氛围,暗示自身所处环境的不如意,进一步强化内心的落寞。后四句为一段,“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表明自己虽有佳作却未被夸赞,内心怀着如钓鳌般的远大志向,却无法实现,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让诗人的失意之感愈发浓烈。“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诗人以向东海挥手告别,无奈踏上归乡之路的场景收尾,生动地展现出壮志未酬后,只能选择回归故林的无奈与悲凉,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上一篇:唐·孟浩然《寄天台道士》
下一篇:唐·韦应物《游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