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柏台为御史":自从在御史台担任御史以来,
"二年辜负两京春":两年间辜负了长安与洛阳的春光。
"岘亭今日颠狂醉":今日在岘亭放浪形骸、纵情狂醉,
"舞引红娘乱打人":随舞引动歌妓,胡乱击打他人。
# 打:即指巡传香球或杯盏时的抛掷。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此诗描写了诗人从御史职位卸任后,在岘亭借酒放纵、击打舞女的狂态,表面写醉后癫狂,实则表达了政治失意后对官场束缚的激烈反抗与内心积郁的宣泄。
2. 写作手法
夸张:“舞引红娘乱打人”,“乱打人”运用夸张手法,将醉后失态推向高潮,浓墨重彩地渲染出诗人仕途受挫后内心激愤难平、借酒装狂的精神状态,具有感染力。对比:“一自柏台为御史,二年辜负两京春。岘亭今日颠狂醉,舞引红娘乱打人”,诗中将往昔履职的束缚沉寂与今日醉酒的放纵狂态构成对比,突显了诗人现实压抑之深,增强了情感和批判意味。白描:“舞引红娘乱打人”,诗人以白描手法刻画“引”与“乱打”的动态,不加渲染却尽显醉态癫狂、借酒泄愤的失意之状,形象生动而意蕴深沉。
3. 分段赏析
首句“一自柏台为御史”,“柏台”指御史台,点明诗人身份为监察御史。此句以“一自”开篇,强调自任职以来的时间,暗示仕途的束缚与责任。语言简练直白,直接交代背景,为下文情感宣泄埋下伏笔。次句“二年辜负两京春”,“两京”指长安与洛阳,唐代政治文化中心;“二年”呼应首句,凸显时间流逝之漫长。“辜负”二字饱含遗憾,诗人因公务繁忙,连续两年错失两地春光。此处以“春”象征自由与闲适,反衬官场生活的压抑,情感从克制转向外露。第三句“岘亭今日颠狂醉”,“岘亭”为宴饮之地,“颠狂醉”直白刻画醉态,与前两句的压抑形成强烈对比。“今日”将长期积累的苦闷在此刻借醉酒彻底释放。末句“舞引红娘乱打人”,“红娘”指宴席伴舞的女子,“乱打人”以荒诞动作点明醉后失态。诗人不拘礼法,借醉后狂舞击打他人的行为,展现对世俗的颠覆。动作描写生动夸张,既呼应“颠狂”主题,又暗含对官场束缚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