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人心相与闲":我的心情如草色一般悠闲自在,
# 相与闲:一样地悠闲自在。相与,共同。
"是非名利有无间":是与非,功与名对于我来说都是若有若无。
"桥横落照虹堪画":天津桥横跨在落日余晖上,入彩虹一般值得入画,
# 堪画:值得入画。,虹:桥像彩虹一样。,落照:映着落日的余辉。
"树锁千门鸟自还":树木遮掩着千门万户,只有鸟儿飞去飞回。
"芝盖不来云杳杳":皇帝的华盖没有到来,有如云际无影无息,
# 芝盖:车盖,因形如灵芝,故称。此代指仙人王子乔。云杳杳,谓云际无影无息。据《列仙传》卷上载,王子乔是周灵王的太子,名晋,好吹笙,能作凤鸣,常游于伊、洛之间,后上嵩山修炼多年,于缑氏山巅乘白鹤仙去。
"仙舟何处水潺潺":洛水潺潺,皇帝的宝船却不知在何处。
# 潺潺:流水声。,仙舟:据《后汉书·郭泰传》,东汉末名士、河南尹李膺与博通经史、清高不仕的太学士郭泰结为好友。郭泰自洛阳还乡,李膺送过黄河,两人同舟,岸上众人以为神仙。
"君王谦让泥金事":也没有了如古时君王在山岳谦让泥金封禅的事,
# 泥金事:古时天子行封禅典礼所用的玉牒、玉检、王册等,盛在金柜中,缠以金绳,封以金泥。诗中用“泥金事”指代封禅典礼。
"苍翠空高万岁山":只有苍翠嵩山依旧,却显得空高寂寞。
# 万岁山: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据《汉书·武帝本纪》,汉武帝登嵩山礼祭太室(嵩山最高峰),“御史乘属及庙旁史卒,咸闻呼万岁者三”。
"天汉东穿白玉京":洛水穿过繁华的东都洛阳,向东流去,
# 白玉京:天帝所居,代指洛阳。,天汉:天河,古代把穿越都城之河视为天河。此指洛水。
"日华浮动翠光生":日光照在流动的河水上,散发出青绿色的光芒。
# 翠光:日光照入河水发出的青绿色的光。,日华:阳光。
"桥边游女珮环委":洛桥边游玩的女子,身上的环珮偶尔遗落,
# 委:一直拖曳到地上。,珮环: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桥:天津桥。
"波底上阳金碧明":上阳宫映入洛水之中,更显得一片金碧辉煌。
# 上阳:宫名。在洛阳皇城之西,洛水北岸,北连禁苑。
"月锁名园孤鹤唳":月光笼罩着洛阳的名园,仙鹤孤独地鸣叫,
# 唳:鸟鸣声。,名园:洛阳有很多著名的园林,如嘉猷、会节、恭安、溪园等。,锁:笼罩。
"川酣秋梦凿龙声":洛水已然长眠,梦中还能听见当年皇帝临驾的声音。
# 凿龙声:伊阙流水的声音。凿龙:即伊阙,在洛阳,大禹治水,看到有两山相对,形状像城阙,伊水从中间流过,所以称为伊阙。大禹开凿伊阙,疏通河水,所以伊阙又称龙凿。
"连昌绣岭行宫在":连昌宫和绣岭宫依然还在,
# 行宫:天子出巡时,临时驻扎用的宫殿。,绣岭:宫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故址在今河南陕县。,连昌:宫殿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所建,故址在今河南宜阳。
"玉辇何时父老迎":可是父老乡亲迎接皇帝车驾的事何时才能重现呢。
# 玉辇:皇帝的车驾。《晋书·潘岳传》:“天子御玉辇。”这里喻皇帝。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描绘“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等洛阳的景色,通过桥、落日、园林、鹤等景象,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淡泊名利的心境。对比:将洛阳曾经的繁华与安史之乱后宫阙园林的荒凉进行对比,如“波底上阳金碧明”与如今的荒废相对,衬托出人事全非、历史兴衰的沧桑感。
2. 分段赏析
“草色人心相与闲,是非名利有无间”:开篇点明主旨,将草色的悠然与人心的闲适相融合,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是非名利看淡的心境,为全诗奠定了闲散、超脱的情感基调。“相与闲”“有无间”用词精炼,自然地传达出一种淡泊之感。“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运用了视觉描写,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画面。夕阳下的桥犹如彩虹般美丽,可入画中;树木环绕着宫门,鸟儿自在归巢。此句以乐景衬哀情,看似宁静美好的景象,实则暗示了繁华不再,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感慨。“芝盖不来云杳杳,仙舟何处水潺潺”:借“芝盖”“仙舟”等意象,回首洛阳往昔的帝都之盛和名士云集的场景,如今却不见踪迹,只有悠悠白云和潺潺流水。运用了对比和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出对往昔繁华消逝的惋惜。“君王谦让泥金事,苍翠空高万岁山”:通过写君王不再举行封禅之事,万岁山空自苍翠高耸,进一步感慨盛世不再,世事无常,以景结情,余味悠长,强化了“是非名利有无间”的主旨。“天汉东穿白玉京,日华浮动翠光生”:起笔描绘宏大的景象,天河仿佛从洛阳城中穿过,阳光闪烁使翠绿的光芒浮动。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展现出洛阳城的开阔与生机勃勃,为后文的感时伤往做铺垫。“桥边游女珮环委,波底上阳金碧明”:从桥上的游女和水中上阳宫的倒影着笔,“珮环委”暗示曾经的热闹场景,与如今形成对比;“金碧明”描绘出宫殿在水中倒影的华丽,突出景物依旧。“月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龙声”:“月锁名园”营造出一种荒废、孤寂的氛围,“孤鹤唳”更添凄凉之感;“川酣秋梦”将河流拟人化,而“凿龙声”则借大禹凿龙门的典故,表达对贤君盛世不再的感伤。“连昌绣岭行宫在,玉辇何时父老迎”:以祈盼的语气结尾,表面上是期待君王的车驾到来,实则是感伤承平盛世的行幸之景不再,蕴含着深沉的伤时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3. 作品点评
《洛阳长句二首》是杜牧的佳作。诗中借洛阳的山河景致,如桥、宫门、名园等,展现出山河依旧却人事全非的沧桑,以景衬情,象征着晚唐社会的衰败,细腻地传达出诗人的忧愁怅惘。其写作手法丰富,借景抒情含蓄深沉,对比衬托强化感慨。在文学史上,此组诗体现了杜牧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以及其诗歌雄浑自然又富含深意的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为研究晚唐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提供了生动素材。
# 唐自天宝以后,不复驾幸东都,此诗有望幸之意。“树锁千门”一句极佳。“芝盖”、“仙舟”乃指缑氏山王乔事及李、郭事,亦切。
元方回《瀛奎律髓》
# 结句得体,词亦典赡风华。
清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 纪昀:写盛衰之感则有之,不见望幸之意。中四句近丁卯。陆贻典:落句妙,盖伤久不见天宝承平时事也。通首皆是此意。虚谷以为“有望幸之意”,失之迂矣。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上一篇:唐·李白《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下一篇:唐·孟郊《赠郑夫子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