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wén
zhēng
zhàn
jiù
shén
gōng
shí
kāi
yuán
tiān
bǎo
zhōng
jiàn
xuán
shōu
xiàng
yīng
huí
cuì
mào
guò
gōng
hóu
mén
cǎo
mǎn
hán
luò
shā
shēn
xià
sāi
hóng
鸿
yǒu
é
西
wàng
chù
shàng
yáng
yān
shù
zhèng
qiū
fēng

译文

通过文治与武功建立了伟大的功业,那时的繁荣昌盛仿佛回到了开元、天宝年间。已经挥动黑色的战戈收复了国土,天子也应该戴着翠色的帽子巡游离宫。昔日权贵人家的门前长满荒草,正好适宜寒兔栖息,洛水岸边沙滩深深,塞外的鸿雁飞落于此。仿佛能感觉到有宫女在向西遥望,上阳宫笼罩在烟雾般的树影中,正沐浴着瑟瑟的秋风。

逐句剖析

"文争武战就神功":通过文治与武功建立了伟大的功业,

"时似开元天宝中":那时的繁荣昌盛仿佛回到了开元、天宝年间。

"已建玄戈收相土":已经挥动黑色的战戈收复了国土,

# 玄戈:星名。这里指绘有玄戈星的旗。

"应回翠帽过离宫":天子也应该戴着翠色的帽子巡游离宫。

# 翠帽:犹翠盖,皇帝所乘辇盖。这里指帝驾。

"侯门草满宜寒兔":昔日权贵人家的门前长满荒草,正好适宜寒兔栖息,

# 寒兔:秋冷时兔。,宜:一作罝。,侯门:此处指洛阳的高官宅第。

"洛浦沙深下塞鸿":洛水岸边沙滩深深,塞外的鸿雁飞落于此。

# 塞鸿:北方的鸿雁。,下:一作见。,洛浦:洛水之滨。这里即指洛阳。

"疑有女娥西望处":仿佛能感觉到有宫女在向西遥望,

# 女娥:美女,指东都离宫中宫人。

"上阳烟树正秋风":上阳宫笼罩在烟雾般的树影中,正沐浴着瑟瑟的秋风。

# 烟树:云气笼罩的树木。,上阳:唐代宫名,在洛阳禁苑之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是唐代杜牧的诗作。此诗为怀古咏史的律诗,借洛阳兴衰展现历史变迁。开篇写往昔建功,似开元天宝盛景,奠定繁华基调。接着描述战事与宫廷,笔锋一转,以侯门草满、洛浦沙深描绘衰败之象。最后借上阳宫烟树秋风,抒发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写作手法上,今昔对比鲜明。作品含蓄深沉,杜牧借古伤今,引发人们对历史与命运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写昔日洛阳繁华昌盛,“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描绘如今洛阳衰败,通过强烈对比,突出世事变迁。借景抒情:“上阳烟树正秋风”,以秋风中烟树朦胧的上阳宫之景,烘托出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怅惘之感。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文争武战就神功,时似开元天宝中”,诗人回顾往昔洛阳因文治武功成就辉煌,那时恰似开元天宝盛世,尽显繁华。“已建玄戈收相土,应回翠帽过离宫”,进一步描述战争胜利与宫廷生活,展现往昔洛阳的重要地位。然而“侯门草满宜寒兔,洛浦沙深下塞鸿”,画风突变,侯门长满荒草,适宜寒兔栖息,洛浦沙深,塞鸿飞落,尽显衰败。最后“疑有女娥西望处,上阳烟树正秋风”,诗人猜想或许有宫女西望,而此时上阳宫在秋风中烟树朦胧,营造出落寞、沧桑的氛围,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下一篇:唐·许浑《晨起西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