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曙萧森载酒来":清晨天气阴凉,我带着酒来到习池,
# 萧森:空气新鲜凉爽的意思。
"凉风相引绕亭台":阵阵凉风引领着我,围绕亭台漫步。
# 亭台:习家池中的应变亭钓台。
"数声翡翠背人去":几声翡翠鸟鸣叫,向着远离人的方向飞去,
# 背人去:向来人相反的方向飞去。,翡翠:指一种翡翠绿羽毛的小鸟。
"一番芙蓉含日开":一片芙蓉花迎着朝阳绽放开来。
# 芙蓉:即荷花。,番:一作朵。
"茭叶深深埋钓艇":深深的茭叶,几乎将钓鱼小船掩埋,
# 茭:茭草,即菰。生于湖泽之中,叶如浦苇的一种草。
"鱼儿漾漾逐流杯":鱼儿轻快游动,追逐着随水漂流的酒杯。
"竹屏风下登山屐":在竹屏风下,放着登山用的木屐,
# 登山屐:亦名谢公屐,专门用来登山的木鞋。
"十宿高阳忘却回":我像高阳酒徒般,住了多日忘了返回。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写山水诗。诗中描绘了习家池清晨的诸多景致,营造出清新、宜人且充满生机的氛围。通过对细腻景致的刻画,体现出习家池清晨独特的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由衷喜爱,以及置身其中悠然闲适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数声翡翠背人去”一句,以翡翠鸟清脆的几声鸣叫及它飞离人的动态,来衬托周围环境的静谧,于动态描绘中营造出一种宁静氛围,是典型的动中写静。而“一片芙蓉含日开”,则描绘了一片芙蓉花在朝阳映照下缓缓绽放的画面,原本静止的芙蓉花因“开”这一动态,打破了静态,于静态景致里增添了动态之美,可谓静中写动。
3. 分段赏析
首联“清曙”点明清晨时分,“萧森”描绘出清晨习池略带阴凉、幽静的氛围。诗人带着酒来到习池,“载酒”这一行为展现出诗人的雅兴。凉风仿佛有情,引领诗人绕着亭台漫步,赋予凉风以人的情感与动作,生动地营造出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颔联从听觉与视觉入手,“数声翡翠背人去”,翡翠鸟清脆的叫声打破清晨寂静,鸟儿背着人飞去的动态,以动衬静,愈发凸显环境清幽,是动中写静之笔;“一番芙蓉含日开”,描绘了一片芙蓉花在朝阳的映照下缓缓绽放的画面,静态的芙蓉因“含日开”这一动态而充满生机,是静中写动。颈联描绘茭叶生长繁茂,深深将钓艇掩埋,是静态画面,表现出池边的静谧与自然野趣,写鱼儿欢快地游动,追逐着随水漂流的酒杯,充满动态感。进一步展现习池周边自然和谐的景象,突出了习池富有生机的特点,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之趣的喜爱。尾联“竹屏风”“登山屐”描绘出习池周边环境的雅致与诗人的出游装备,暗示诗人在习池的活动。“十宿高阳忘却回”中诗人以高阳酒徒自比,说自己在此地住了多日,沉醉于习池的美景与惬意氛围中,以至于忘却了回归。
上一篇:唐·李郢《上裴晋公》
下一篇:唐·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