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帝外家子":汉代皇帝的外戚子弟,
# 外家:外祖父母家,舅家。
"恩泽少封侯":靠着恩宠却很少有被封侯的。
# 恩泽少封侯:谓无功而以后族恩宠封侯者。
"垂杨拂白马":垂柳轻拂着白马,
"晓日上青楼":清晨的阳光洒上华美的楼阁。
# 青楼:原指女子所居,后多指妓院。
"上有颜如玉":楼上有容颜如玉的美人,
# 颜如玉:美女。
"高情世无俦":高雅的情致世间无人能比。
# 世:一作“非”。
"轻裾含碧烟":轻盈的衣襟仿佛笼罩着碧色烟雾,
"窈窕似云浮":体态窈窕如浮云般飘逸。
# 窈窕:妖冶貌。
"良时无还景":美好时光不会倒流,
# 还景:还光,谓时光倒流。
"促节为我讴":急促的节拍中,她为我纵情歌唱。
# 促节:急促的节拍。
"忽闻艳阳曲":忽然听到明快的《艳阳曲》,
"四坐亦已柔":满座宾客都沉醉在温柔氛围中。
"宾友仰称叹":宾客们仰头赞叹,
"一生何所求":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平明击钟食":清晨敲钟进食,
# 击钟食:钟鸣鼎食。
"入夜乐未休":直到深夜宴乐仍未停歇。
"风雨愆岁候":风雨失调扰乱了节令,
# 愆岁候:谓岁序失调。
"兵戎横九州":战火在九州大地上蔓延。
# 九州:古代中国的地理区划,诸说不同,《书·禹贡》以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为九州。此泛指中国。
"焉知坐上客":怎知座中宾客,
"草草心所忧":心中正为动荡时局而忧虑。
# 草草:忧貌。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讽刺诗。全诗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唐代贵族纸醉金迷的奢靡图景,全方位展现了贵游子弟倚仗皇恩、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揭露了统治阶级沉溺享乐、无视民生的腐朽本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飘摇的深沉忧虑。
2. 写作手法
用典:“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一句,借汉代外戚凭亲缘获封显贵的历史(如汉武帝时卫子夫家族因裙带关系封侯),影射唐代皇亲国戚倚仗皇家恩泽获取特权的社会现实。“外家子”直指外戚势力,“恩泽少封侯”表面铺陈汉代恩宠旧闻,实则暗指唐代任人唯亲的政治弊端。通过将汉代外戚专权的典故与唐代权贵的骄纵相勾连,深刻揭露了统治阶层腐朽本质。
3. 分段赏析
开篇“汉帝外家子,恩泽少封侯”,诗人借汉代外戚得势的典故,巧妙地影射唐代贵族依靠裙带关系获取特权的社会现象。在古代,外戚凭借与皇室的姻亲关系,常常平步青云,尽享荣华富贵。这里虽未直接点明唐代权贵,但借汉事暗指唐时,讽刺之意不言而喻,为全诗奠定了批判基调,也让读者感受到统治阶层不合理的权力分配。“垂杨拂白马,晓日上青楼”,垂柳轻拂着白马,清晨阳光洒在青楼之上,仅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富贵公子出游的画面,用鲜亮的色彩和美好的景致,展现出贵族高调奢华的生活状态。“上有颜如玉,高情世无俦”,楼上美人如玉,才情超凡,为宴饮增添了浪漫绮丽的氛围。“轻裾含碧烟,窈窕似云浮”,描写美人轻盈的衣衫如烟似雾,姿态婀娜,如云朵般缥缈,尽显女子的柔美。“良时无还景,促节为我讴。忽闻艳阳曲,四坐亦已柔”,美好的时光让人珍惜,欢快的节奏下美人高歌,一曲艳阳曲,使得四座之人都沉醉其中,情绪变得柔和。“宾友仰称叹,一生何所求”,宾客们纷纷赞叹,认为人生如此,夫复何求,侧面烘托出宴会的欢愉与奢华。“平明击钟食,入夜乐未休”,从清晨敲钟吃饭,到夜晚宴乐不停,进一步表现出贵族生活的放纵和奢靡无度。诗人通过对骏马、华楼、美人、歌舞、宴饮等意象的细致描写,将贵族纸醉金迷的生活刻画得淋漓尽致。“风雨愆岁候,兵戎横九州。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在前面大肆渲染贵族奢靡生活后,笔锋陡然一转。“风雨愆岁候”,气候变化失常,暗示社会秩序的混乱;“兵戎横九州”,直接点明战争在九州大地蔓延,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与前文贵族的享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焉知坐上客,草草心所忧”,通过寒门士子冷眼旁观贵族享乐的画面,揭示出社会阶层的巨大差距,表达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寒贱之人看到贵族的奢华,心中会作何感想?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现实的残酷,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 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将其与杜甫《丽人行》并论,称“韦苏州此作,于绮丽中见锋棱”;现代学者认为该诗是研究中唐社会风貌与诗人思想转变的重要文本,现被收录于《韦苏州集》通行校注本。
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