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浏览量:1
hǎi
tāo
qiǎn
xiǎo
rén
fāng
cùn
shēn
hǎi
zhōng
jiàn
rén
zhī
xīn

译文

大海中的波涛看似汹涌,实则浅,小人的内心极其深邃复杂,难以捉摸。就算大海干涸了,最终也还是能看到海底,但人就算死去,也未必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逐句剖析

"大海波涛浅":大海中的波涛看似汹涌,实则浅,

"小人方寸深":小人的内心极其深邃复杂,难以捉摸。

# 方寸:指人的心。

"海枯终见底":就算大海干涸了,最终也还是能看到海底,

"人死不知心":但人就算死去,也未必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 人死:一作“人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寓》为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首句描绘波涛,次句勾勒人心,以波涛之浅(看似浅实则不然)对比凸显奸佞城府之深;三、四句则深入阐发,表达了作者对唐末乱象频仍年代里世风日下、人心浇薄的深沉慨叹。全诗两次运用对比手法,逐层推进情感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反衬:以美衬丑,“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大海波涛本是深不可测的,但诗人却说其“浅”,反衬小人城府之深,突出了小人内心的城府远比大海波涛更难捉摸。

2. 分段赏析

“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这句以“大海波涛”与“小人方寸”形成鲜明对比。表面上,大海波涛汹涌却“浅”,暗喻表象的宏大未必对应内在的深邃;而“小人方寸深”则直指人心的险恶难以揣测。诗人通过“浅”与“深”的辩证关系,揭示表象与本质的错位,暗示小人虽看似平凡,内心却暗藏城府。“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这两句进一步深化对比:海枯时海底终现,喻指时间能揭露自然真相;而人即便死亡,其真实心性仍难被认知。诗人以“海枯”的必然性反衬人心的不可测,强调人心的复杂远超自然规律。此句通过“终见底”与“不知心”的强烈反差,既表达了对人性幽暗的愤懑,也暗含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呼应了晚唐社会信任崩塌的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马扎《古思》

下一篇:唐·章孝标《蜀中上王尚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