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川多悲风":面临江水,寒风凛冽悲鸣,
"秋日苦清凉":秋日凄清寒凉令人愁苦。
"客子易为戚":游子易生悲戚,
"感此用哀伤":感此情景更添哀伤。
"揽衣起踯躅":披衣起身徘徊难安,
"上观心与房":仰望星空(心宿与房宿)。
"三星守故次":三星仍守原位未移,
"明月未收光":明月光芒尚未收敛。
"鸡鸣当何时":鸡鸣报晓尚需多久,
"朝晨尚未央":黎明时分仍未到来。
"还坐长叹息":返身坐下长声叹息,
"忧忧安可忘":深重忧思岂能忘却。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约165—212)东汉末陈留尉氏人,字元瑜。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寥寥十字便勾勒出萧瑟的环境:临川的秋风带着悲凉,秋日的清凉更添凄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摹,更暗合了“客子”内心的寒意,以景起情,奠定全诗哀伤的基调。“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直抒胸臆,点明漂泊在外的人本就容易心生悲戚,眼前的秋景更让这份哀伤难以抑制。接下来“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通过“揽衣”“踯躅”两个动作,刻画出游子夜不能寐、徘徊不安的状态;抬头仰望星空,“心”与“房”是星宿名,既是写实,也暗示着内心对归宿的期盼。“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描绘夜空景象:三星依旧在原来的位置,明月还未褪去光辉,时间仿佛在寂静中凝滞。“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则将这份凝滞的等待推向极致,不知鸡鸣何时响起,天色也迟迟未亮,漫长的黑夜如同客子无尽的愁思。结尾“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以“还坐”“长叹”的动作收束,将所有的愁绪都凝聚在一声叹息中,那份难以忘却的忧愁,如同秋日的凉风,萦绕在字里行间。
上一篇:魏晋·王粲《从军诗》
下一篇:魏晋·陆机《君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