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朝代:魏晋作者:阮瑀浏览量:2
lín
chuān
duō
bēi
fēng
qiū
qīng
liáng
wéi
gǎn
yòng
āi
shāng
lǎn
zhí
zhú
shàng
guān
xīn
fáng
sān
xīng
shǒu
míng
yuè
wèi
shōu
guāng
míng
dāng
shí
zhāo
chén
shàng
wèi
yāng
hái
zuò
cháng
tàn
yōu
yōu
ān
wàng

译文

面临江水,寒风凛冽悲鸣,秋日凄清寒凉令人愁苦。游子易生悲戚,感此情景更添哀伤。披衣起身徘徊难安,仰望星空(心宿与房宿)。三星仍守原位未移,明月光芒尚未收敛。鸡鸣报晓尚需多久,黎明时分仍未到来。返身坐下长声叹息,深重忧思岂能忘却。

逐句剖析

"临川多悲风":面临江水,寒风凛冽悲鸣,

"秋日苦清凉":秋日凄清寒凉令人愁苦。

"客子易为戚":游子易生悲戚,

"感此用哀伤":感此情景更添哀伤。

"揽衣起踯躅":披衣起身徘徊难安,

"上观心与房":仰望星空(心宿与房宿)。

"三星守故次":三星仍守原位未移,

"明月未收光":明月光芒尚未收敛。

"鸡鸣当何时":鸡鸣报晓尚需多久,

"朝晨尚未央":黎明时分仍未到来。

"还坐长叹息":返身坐下长声叹息,

"忧忧安可忘":深重忧思岂能忘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是东汉末年阮瑀所作的一首古体诗,《诗纪》将其归为杂诗。此诗以秋日临川的悲风、清凉为背景,描绘了客子触景生情的哀伤情态:客子因秋景而心生悲戚,起身徘徊时仰望星空,见三星依旧、明月未没,在等待鸡鸣、天色未明的时光里,只能静坐长叹,难以排遣忧愁。全诗语言质朴,借景抒情,将客子的孤独与忧思融入秋日夜景中,情景交融,真切地传达出漂泊者的复杂心绪,体现了汉魏诗歌注重抒发个人情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约165—212)东汉末陈留尉氏人,字元瑜。少师从蔡邕。汉献帝建安中,曹操以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好文学,尤善章表书记,为建安七子之一。官至仓曹掾属。后人辑有《阮元瑜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临川多悲风,秋日苦清凉”,寥寥十字便勾勒出萧瑟的环境:临川的秋风带着悲凉,秋日的清凉更添凄苦。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摹,更暗合了“客子”内心的寒意,以景起情,奠定全诗哀伤的基调。“客子易为戚,感此用哀伤”直抒胸臆,点明漂泊在外的人本就容易心生悲戚,眼前的秋景更让这份哀伤难以抑制。接下来“揽衣起踯躅,上观心与房”,通过“揽衣”“踯躅”两个动作,刻画出游子夜不能寐、徘徊不安的状态;抬头仰望星空,“心”与“房”是星宿名,既是写实,也暗示着内心对归宿的期盼。“三星守故次,明月未收光”描绘夜空景象:三星依旧在原来的位置,明月还未褪去光辉,时间仿佛在寂静中凝滞。“鸡鸣当何时,朝晨尚未央”则将这份凝滞的等待推向极致,不知鸡鸣何时响起,天色也迟迟未亮,漫长的黑夜如同客子无尽的愁思。结尾“还坐长叹息,忧忧安可忘”,以“还坐”“长叹”的动作收束,将所有的愁绪都凝聚在一声叹息中,那份难以忘却的忧愁,如同秋日的凉风,萦绕在字里行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王粲《从军诗》

下一篇:魏晋·陆机《君子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