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作者:李洞浏览量:1
译文
公正的道理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得到,就到昭陵去痛哭,一生也就这样罢了。
逐句剖析
"公道此时如不得":公正的道理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得到,
"昭陵恸哭一生休":就到昭陵去痛哭,一生也就这样罢了。
# 昭陵恸哭一生休:《北梦琐言》云:“洞三榜,裴贽第二榜,策夜,帘前献诗云云,寻卒蜀中。贽无子,人谓屈洞所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句》是唐代诗人李洞所作的一首残句。此诗以直白的表述,抒发了诗人对公道不得的悲愤,以及若始终无法得见公道便愿在昭陵恸哭终生的决绝。首句聚焦于“此时”对公道的渴求,将诗人当下对公正的迫切期盼鲜明展现出来,字里行间满是对现实的无奈;次句则以“昭陵”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为依托,用“恸哭一生休”的激烈表达,将内心的愤懑与绝望推向极致,情感层层递进。全诗虽仅两句,却极具力量,以简洁凝练的语言承载了深沉浓烈的情感,将个人对公道的渴求与历史象征相结合,既体现了诗人刚直的性情,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怀才不遇的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李洞(845?~893?),唐代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昭宗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皆不第,失意后游历蜀地而卒。李洞工于诗歌,极度崇拜贾岛,视之如神,曾铸造贾岛铜像随身携带,并集贾岛及唐代诸贤警句为《诗句图》。其诗风逼近贾岛,多琢炼字句,时人称其新奇俊峭,亦颇讥诮其诗过于僻涩。今传《李洞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公道此时如不得”一句,直接点出诗人对“公道”的迫切渴求。“此时”二字强调了当下的处境,将诗人内心对公正的期盼与现实中可能遭遇的不公形成对比,语言直白却饱含强烈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昭陵恸哭一生休”中,“昭陵”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象征着历史上的清明与公道。诗人以“恸哭一生休”的激烈表达,将内心的悲愤与绝望推向极致,通过对历史象征的依托,把个人对公道的渴求与对现实的无奈紧密结合,借怀古的形式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悲苦。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