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君之礼":侍奉君主的礼节,
"敢不尽情":怎敢不尽心竭力。
"敬奉德义":恭敬地奉行道德仁义,
"树之风声":树立良好的风气和声誉。
"昭德塞违":彰显美德,杜绝违背道德的行为,
"不殒其名":不使自己的名声受损。
"死而利国":为国而死,
"以为已荣":把这当作自己的荣耀。
"兹心不爽":这颗心坚定不移,
"忠而能力":忠诚而且有能力。
"不为利谄":不因为利益而谄媚,
"古之遗直":这是古代遗留下来的正直品质。
"威黜不端":严厉地罢免品行不端的人,
"勿使能植":不要让这种人能够立足。
西晋辞赋家、诗人
傅咸(239~294),西晋辞赋家、诗人。字长虞,祖籍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三国曹魏名臣傅玄之子。初举孝廉,任太子司马等职,后袭父爵,累迁尚书右丞等。为官峻整,嫉恶如仇,直言敢谏,曾多次上疏主张裁并官府,唯农是务,励行俭朴。傅咸能诗文,虽绮丽不足,但言成规鉴,赋多为抒情咏物之作。庾纯称其文“近乎诗人之作”。其诗风格庄重典雅,在南朝时产生过一定影响。主要作品有《粘蝉赋》《青蝇赋》《赠何劭王济诗》等。
1. 分段赏析
“事君之礼,敢不尽情。敬奉德义,树之风声”,这四句诗中“事君之礼”点明主题,强调侍奉君主的礼节。“敢不尽情”表明态度,即尽心竭力。“敬奉德义”倡导道德行为,“树之风声”提出树立良好风气,这两句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为官的基本准则,为全诗奠定基调。“昭德塞违,不殒其名。死而利国,以为己荣”,这四句诗中“昭德塞违”进一步强调道德行为,“不殒其名”说明维护名声的重要性。“死而利国”体现爱国精神,“以为己荣”则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崇尚,这几句深化了为官应具备的品质和价值观。“兹心不爽,忠而能力。不为利谄,古之遗直”,这四句诗中“兹心不爽”表明内心坚定,“忠而能力”突出忠诚与能力并重。“不为利谄”强调正直品质,“古之遗直”则将其与古代传统相联系,这几句从个人品质方面进行阐述,使诗歌内涵更加丰富。“威黜不端,勿使能植”,这两句诗中“威黜不端”提出整治官场的具体措施,“勿使能植”强调要杜绝不良风气的滋生,这两句从社会治理角度出发,对为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诗歌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魏晋·曹毗《正朝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