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以自牧":用高尚的品德来自我修养,
"谦而益光":保持谦逊的态度就会更加光彩。
"进德修业":增进道德修养,钻研学业,
"既有典常":已经有既定的法则和常规。
"晖光日新":光辉日益更新,
"照于四方":照耀四方。
"小人勿用":不要任用小人,
"君子道长":君子的正道会越来越兴盛。
西晋辞赋家、诗人
傅咸(239~294),西晋辞赋家、诗人。字长虞,祖籍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三国曹魏名臣傅玄之子。初举孝廉,任太子司马等职,后袭父爵,累迁尚书右丞等。为官峻整,嫉恶如仇,直言敢谏,曾多次上疏主张裁并官府,唯农是务,励行俭朴。傅咸能诗文,虽绮丽不足,但言成规鉴,赋多为抒情咏物之作。庾纯称其文“近乎诗人之作”。其诗风格庄重典雅,在南朝时产生过一定影响。主要作品有《粘蝉赋》《青蝇赋》《赠何劭王济诗》等。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皋以自牧,谦而益光”,这两句诗中“皋”有高地之意,这里可理解为以高尚的境地来自我约束。“自牧”即自我修养,“谦而益光”则点明谦逊能让自身更加光彩照人,强调了品德修养和谦逊态度的重要性。第三、四句:“进德修业,既有典常”,这两句诗中“进德修业”是儒家倡导的不断提升道德和学业的行为,“既有典常”说明这种行为有既定的规范和准则,提醒人们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来提升自己。第五、六句:“晖光日新,照于四方”,这两句诗中“晖光”代表光辉,“日新”体现不断进步更新,“照于四方”则形象地描绘出这种光辉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鼓励人们积极进取,让自己的品德和成就影响更广泛的范围。后两句:“小人勿用,君子道长”,这两句诗中“小人”代表品德低下、行为不端的人,“君子”则相反。“勿用”表明不应任用小人,“道长”说明君子的正道会越来越兴盛,表达了诗人对正邪的态度和对社会道德风尚的期望。
上一篇:魏晋·左思《白发赋》
下一篇:魏晋·郭璞《赠温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