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死善道":坚守并誓死践行美好的道义,
"磨而不磷":哪怕历经磨难也不会改变初心。
"直哉史鱼":史鱼真是正直啊,
"可谓大臣":称得上是大臣典范。
"见危授命":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
"能致其身":能够为正义事业竭尽全力。
"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规范,
"学优则仕":学问优秀便去为官从政。
"富贵在天":富贵与否由上天决定,
"为仁由己":践行仁德却全靠自己。
"以道事君":用道义侍奉君主,
"死而后已":至死方休。
西晋辞赋家、诗人
傅咸(239~294),西晋辞赋家、诗人。字长虞,祖籍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三国曹魏名臣傅玄之子。初举孝廉,任太子司马等职,后袭父爵,累迁尚书右丞等。为官峻整,嫉恶如仇,直言敢谏,曾多次上疏主张裁并官府,唯农是务,励行俭朴。傅咸能诗文,虽绮丽不足,但言成规鉴,赋多为抒情咏物之作。庾纯称其文“近乎诗人之作”。其诗风格庄重典雅,在南朝时产生过一定影响。主要作品有《粘蝉赋》《青蝇赋》《赠何劭王济诗》等。
1. 分段赏析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可谓大臣”:“守死善道,磨而不磷”,强调要坚定地守护和践行正道,即便历经磨难也不会改变操守,“磷”有受磨而薄之意,此句突出坚守的决心。“直哉史鱼,可谓大臣”,引用卫国大夫史鱼的典故,史鱼以正直敢谏闻名,孔子曾赞其直,诗人借此表达对正直大臣的推崇,点明大臣应具备坚守正道、正直不阿的品质。“见危授命,能致其身”:此句意为在国家或君主面临危难时,臣子应不惜献出生命,竭尽全力。这体现了儒家倡导的为了大义、为了君国,要有献身精神,凸显了儒家对臣子忠诚与担当的要求,是对臣子在关键时刻行为准则的高度概括。“克己复礼,学优则仕”:“克己复礼”出自《论语》,指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是儒家修身的重要内容,强调通过自我约束达到道德规范。“学优则仕”表示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体现儒家主张将所学知识用于从政,以实现政治抱负和社会价值,从个人修养延伸到政治实践。“富贵在天,为仁由己”:“富贵在天”表明富贵等外在的物质利益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带有一定的天命观;“为仁由己”则强调践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意愿和行动,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道德实践中的关键作用,辩证地阐述了外在境遇与内在道德修养的关系。“以道事君,死而后已”:此句明确臣子侍奉君主应以正道为准则,并且要尽心尽力,直至生命终结。这是对臣子事君原则和态度的总结,将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与对道的坚守紧密相连,是儒家君臣伦理观念的集中体现。
上一篇:魏晋·夏侯冲《答潘岳诗》
下一篇:魏晋·张华《晋冬至初岁小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