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太霞宫":早晨登上太霞宫,
"挹此八王兰":采摘这八王仙兰。
# 此八王兰:此八,《诸真歌颂》作“枇杷”。八王,《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玉水”。
"夕入玄元阙":傍晚进入玄元阙,
# 元:《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圃”。
"采蕊掇琅玕":采摘花蕊拾琅玕。
# 掇:《云笈七签》卷九六作“拨”。
"濯足匏瓜河":在匏瓜星河边洗脚,
# 匏:《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瓠”。
"织女立津盘":织女站立在渡口盘石上。
"吐纳挹景云":呼吸之间吸纳彩云,
# 挹:《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抱”。
"味之当一餐":品尝它当作一餐饭食。
"紫微何济济":紫微星宫何等繁盛,
"璚轮复朱丹":玉轮车驾朱红灿烂。
# 复:《云笈七签》卷九六作“服”。
"朝发汗漫府":清晨从汗漫仙府出发,
"暮宿勾陈垣":傍晚宿于勾陈星宫垣。
# 勾:《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钩”。
"去去道不同":离去吧,道路不同,
# 去去:《云笈七签》卷九六作“去之”。
"且各体所安":姑且各自安于所适。
"二仪设犹存":天地二仪依然长存,
# 设:《云笈七签》卷九六、《诸真歌颂》作“复”。
"奚疑亿万椿":何必疑虑亿万春秋。
"莫与世人说":莫对世人言说此事,
"行尸言此难":行尸走肉难以理解此中艰难。
"《汉武帝内传》曰":《汉武帝内传》记载:
"王母又命侍女四非答歌曰":王母又命令侍女四非回答唱道:
# 四非:《太平御览》卷五七二作“田四非”,《云笈七签》等作“田四妃”。
东晋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
葛洪(281?~343?),东晋道士、道教学者、炼丹家、医学家。字稚川,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历任掾、咨议参军等职,赐爵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师从郑隐学习炼丹术,他将道家术语附会到金丹、神仙的教理中,使道教思想系统化、理论化,并与儒家名教纲常相结合,提出以“玄”为“自然之始祖”,主张立言必须有助于教化。他记载了当时流行的炼丹方法,保存了中国早期医学典籍和民间方剂,其中有对天花、恙虫病的世界最早记载。著有《抱朴子内篇》《抱朴子外篇》《肘后备急方》《神仙传》等。
1. 分段赏析
诗的前八句“晨登太霞宫……味之当一餐”,以时间为序,写诗人清晨登上太霞宫,傍晚进入玄元阙,还在匏瓜河濯足,想象与织女同处,通过吐纳云霞充饥,展现出奇幻的仙境游历。中间四句“紫微何济济……暮宿勾陈垣”,描绘紫微宫的庄严华丽,以及自己在天地间自由穿梭,从汗漫府到勾陈垣,凸显出仙境的宏大与神秘。最后六句“去去道不同……行尸言此难”,诗人点明自己与世人道路不同,追求内心的安定,坚信自然长存。并感慨难以与世俗之人言说这种境界,流露出超脱尘世、坚守自我之道的态度,将仙境游历升华为精神追求,表达了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