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点花冠道士衣":戴胜鸟头顶着星点般的羽冠,身披如同道士袍服的羽毛,
"紫阳宫女化身飞":仿佛是紫阳宫里的仙女化身,振翅飞翔。
"能传上界春消息":它能够传递来自天界的春天讯息,
"若到蓬山莫放归":若是飞到了蓬莱仙山,可千万不要让它回来啊。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描绘了戴胜鸟如星点般的花冠和似道士衣的羽色,将其比作紫阳宫女化身飞翔,又说它能传递上界的春之消息,最后祈愿它若到蓬山不要被放回。借戴胜鸟这一意象,展现了其独特的外形与被赋予的神话色彩,营造出空灵奇幻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比喻:“星点花冠道士衣”句中,“星点花冠”将戴胜鸟羽冠的细碎斑纹比作星点,既显其明亮闪烁之态,又含灵动仙气;“道士衣”以道袍喻鸟身带纹羽毛,贴合形态纹理,更添清雅脱俗之气。两处比喻兼有形似与神似,既描出鸟的外形特点,又为后文神话意象铺垫,让寻常飞鸟染上超凡灵韵。用典:“紫阳宫女化身飞”一句,巧用“紫阳宫女”的典故。相传紫阳宫女本为仙界侍女,后化身灵物,带有超凡脱俗的仙气与灵性。诗人在诗中并非直接复述典故,而是将戴胜鸟与这一典故相勾连,说戴胜鸟是紫阳宫女化身而飞,既赋予戴胜鸟神话色彩,使其脱离普通飞鸟的属性,又借典故中“仙”的特质,强化了鸟儿的灵动感与脱俗气质,为后文“传上界春消息”的仙界信使形象埋下伏笔。
3. 分段赏析
“星点花冠道士衣”,首句紧扣戴胜鸟的外形特征。“星点花冠”精准勾勒出其头顶点缀着星斑的羽冠,“道士衣则以比喻手法写出鸟身羽毛素净如道袍的样子,既写实又赋予鸟儿几分清雅出尘的气韵,短短七字便让戴胜鸟的形象跃然纸上。“紫阳宫女化身飞”,次句由实入虚,展开奇幻联想。诗人将戴胜鸟想象成紫阳宫中的宫女化身,赋予鸟儿神话色彩。“化身飞”三字不仅写出鸟儿轻盈的飞行姿态,更暗含对其灵动之态的赞美,为诗歌增添了浪漫缥缈的意境。“能传上界春消息”,第三句转向戴胜鸟的象征意义。诗人赋予鸟儿传递春讯的使命,让它成为连接人间与上界的使者。“上界春消息”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暗含对美好事物的期盼,使诗歌的内涵从对鸟的描摹拓展到对春的向往。“若到蓬山莫放归”,末句收束于强烈的情感表达。蓬山是传说中的仙山,诗人祈愿戴胜鸟若飞到蓬山便不要归来,实则是希望这能带来春消息的鸟儿能长久停留,将美好与生机留在人间。这句以朴素的祈愿,将对戴胜鸟的喜爱与对春天的珍视融为一体,余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