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ùn
shī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mǎn
zhì
kōng
kuò
jiāng
xíng
jiǔ
zhōu
shén
lái
guī
tiān
jùn
lóng
zhǒng
fán
xìng
lóng
xíng
zàn
shè
zhāo
sāng
宿
kūn
lún
xià
hǒu
chūn
léi
shēng
liè
hán
wěi
diào
cāng
hēi
hàn
rǎn
bái
yún
zhě
huá
zhōu
běn
xiū
cuì
gài
shàng
yán
zhě
wǎn
chéng
zhě
mèi
jiǎ
chē
lún
biǎn
zhuó
pèi
wáng
liáng
suī
yǒu
wàn
jùn
lái
shuí
shì
gǎn
zhě
liáng
shì
zhī
rán
ér
zhōng
jùn
bìng
míng
wén
jùn
xíng
sān
wàn
chē
xíng
sān
wàn
ér
huǐ
lún
huǐ
yuán
zhī
huàn
gài
shén
chē
xíng
sān
wàn
ér
sàng
jīng
chǐ
zhī
huàn
shén
zhī
rén
shì
sān
shén
ér
shì
nǎi
chē
chè
zhì
rén
zhī
shèng
shì
yān
yòng
zhī
jīn
huà
zhě
huà
ér
huà
chē
huà
suǒ
chéng
zhě
shì
zhī
zhě

译文

穆天子心怀高远志向,欲行遍九州荒野。神驭之术召四极神兽来归,上天赐予他八匹骏马。龙种骏马自无凡俗性情,奔驰时从不停歇暂舍。清晨从扶桑树下启程,暮色便宿于昆仑山下。鼻息轰鸣如春雷震响,马蹄踏地似裂碎寒瓦。尾摆掀起沧波翻黑浪,汗滴染得白云成赭霞。华美车舆本就精工细密,翠绿车盖更显妍丽典雅。御者手腕未动缰绳轻扬,乘者安寝无需片刻假榻。车轮无需轮扁那般斫制,缰绳无需王良那样执把。纵使有万匹骏马奔来,又有谁胆敢将其乘驾。世间并非没有良马。但它们最终不能与八骏齐名,为什么呢?我听说八骏一天能奔跑三万里。车行三万里而车轮、车辕都不损坏,大概是神车吧。驾驭者行三万里而不精神疲惫,必定也是神一样的人。没有这三种“神”的条件却得到八骏,它们只会成为破车、受牵制的驭手和使乘者受挫的坐骑。世间要这样的马有什么用呢?如今画古代事物的人,只画马却不画车和驭手,也不画乘马的工具。这是不了解事物本质的表现啊。

逐句剖析

"穆满志空阔":穆天子心怀高远志向,

# 空阔:豁达,旷远。,穆满:指周穆王,姓周名穆满。

"将行九州野":欲行遍九州荒野。

#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

"神驭四来归":神驭之术召四极神兽来归,

# 来归:回来,归来。

"天与八骏马":上天赐予他八匹骏马。

"龙种无凡性":龙种骏马自无凡俗性情,

# 性:实物的性质或性能。,龙种:指骏马。

"龙行无暂舍":奔驰时从不停歇暂舍。

# 舍:放弃。,行:行走。

"朝辞扶桑底":清晨从扶桑树下启程,

"暮宿昆仑下":暮色便宿于昆仑山下。

# 昆仑:昆仑山。

"鼻息吼春雷":鼻息轰鸣如春雷震响,

# 鼻息:从鼻腔出入的气息。

"蹄声裂寒瓦":马蹄踏地似裂碎寒瓦。

"尾掉沧波黑":尾摆掀起沧波翻黑浪,

# 掉:摇动。

"汗染白云赭":汗滴染得白云成赭霞。

# 汗染白云赭:《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膊出,如血,号一日千里。”赭,赤褐色。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赭,黄色之多赤者。”白,一作浮。

"华輈本修密":华美车舆本就精工细密,

# 华輈:刻画华彩之车辕,此借指车乘。

"翠盖尚妍冶":翠绿车盖更显妍丽典雅。

# 翠盖:饰以翠鸟羽毛之车盖。

"御者挽不移":御者手腕未动缰绳轻扬,

# 挽:原作“腕”,据蜀本、卢本改。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车部》:“挽,引车曰挽,引申之凡引皆曰挽……俗作挽。”

"乘者寐不假":乘者安寝无需片刻假榻。

# 假:凭借,依靠。

"车无轮扁斫":车轮无需轮扁那般斫制,

# 轮扁:名扁,春秋时齐国著名造车工匠。《庄子·天道》:“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

"辔无王良把":缰绳无需王良那样执把。

# 把:掌控,控制。,王良:春秋时之善驭马者。,辔:驾驭马的缰绳。

"虽有万骏来":纵使有万匹骏马奔来,

# 骏:良马。

"谁是敢骑者":又有谁胆敢将其乘驾。

"良马无世无之":世间并非没有良马。

"然而终不得与八骏并名":但它们最终不能与八骏齐名,

"何也":为什么呢?

"吾闻八骏日行三万里":我听说八骏一天能奔跑三万里。

"夫车行三万里而无毁轮毁辕之患":车行三万里而车轮、车辕都不损坏,

"盖神车也":大概是神车吧。

"行三万里而无丧精褫魄之患":驾驭者行三万里而不精神疲惫,

"亦神之人也":必定也是神一样的人。

"无是三神而得是八马":没有这三种“神”的条件却得到八骏,

"乃破车掣御踬人之乘也":它们只会成为破车、受牵制的驭手和使乘者受挫的坐骑。

"世焉用之":世间要这样的马有什么用呢?

"今夫画古者":如今画古代事物的人,

"画马而不画车驭":只画马却不画车和驭手,

"不画所以乘马者":也不画乘马的工具。

"是不知夫古者也":这是不了解事物本质的表现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八骏图诗》为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创作于元和五年(810)至元和九年(814)间,时元稹任江陵府士曹参军。诗中极力铺陈八骏神姿:“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显其非凡来历,“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状其卓然品性,“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见其奔袭神速,更以“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等句,极写骏马奔腾时声震天地、气吞山河的磅礴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作于元和五年(八一〇)至元和九年(八一四),诗人当时在江陵府士曹参军任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神驭四来归,天与八骏马。龙种无凡性,龙行无暂舍。”以“神驭”“天与”强调八骏非人间凡物,暗合周穆王“天子乘龙”的神性叙事,赋予骏马天命所归的神圣感。“龙种”一词既切《穆天子传》中“龙媒”典故,又以“无凡性”凸显其超越世俗的精神品格,为全诗奠定奇幻基调。“龙行无暂舍”以“无暂舍”三字,将骏马奔腾不止的特性升华为一种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既实写马的物理特质,又隐喻贤才应有的砥砺奋进之志,为后文的“世无伯乐”之叹埋下伏笔。“朝辞扶桑底,暮宿昆仑下。鼻息吼春雷,蹄声裂寒瓦。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朝辞扶桑”“暮宿昆仑”以夸张笔法浓缩地理跨度,将神话中的东西两极(扶桑为日出之地,昆仑为西极神山)纳入一日行程,既暗合《穆天子传》中“日行三万里”的记载,又以时空的极度压缩凸显骏马的神速,营造出超越现实的磅礴气势。“鼻息吼春雷”以听觉写声威,将马的呼吸拟作春雷轰鸣,震人心魄;“蹄声裂寒瓦”以触觉写冲击力,“裂”字极具动感,仿佛马蹄踏破时空的禁锢;“尾掉沧波黑”“汗染白云赭”以视觉写色彩,马尾翻卷使沧海变黑,汗滴染白云南赭,通过冷暖色调的剧烈碰撞,将骏马奔腾时的力量外化为天地变色的奇观,形成极具张力的画面感。“华輈本修密,翠盖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车无轮扁斫,辔无王良把。”“华輈修密”“翠盖妍冶”表面写车舆的华美精工,实则以“修密”暗喻贤才需“器以载道”的修养,以“妍冶”反衬世俗对浮华的追逐;“腕不移”“寐不假”描绘御者与乘者的从容,看似写人与马的默契,实则隐喻贤主与贤才的理想关系——无需刻意操控,便能浑然一体。“轮扁斫”化用《庄子》中“不徐不疾”的斫轮之道,指器物制作需遵循自然规律,暗喻人才培养需顺势而为;“王良把”典出《荀子》中善御的王良,强调驾驭之术在于“心与马合”,引申为治国需善用贤能,而非强行管束。两句以“无”字否定世俗对技巧的依赖,实则推崇“无为而治”的统治智慧。“虽有万骏来,谁是敢骑者?”以“万骏”与“谁是”形成数量与能力的强烈反差,表面是问“谁能驾驭神骏”,实则质问当世为何缺乏识别与任用贤才的明主。“敢”字暗含两层深意:一为“能力之敢”,指统治者是否具备驾驭贤才的智慧;二为“胆识之敢”,指是否有魄力打破常规启用贤能。元稹身处中唐,朝政腐败、贤路壅塞,此句以“骏马待驭”喻“贤才待用”,将对周穆王典故的咏叹转化为对现实的批判——即便天下英才辈出,若没有如轮扁、王良般的识才者与用才者,终究只能埋没草野。诗末的叩问,既是对个人怀才不遇的感慨,更是对时代人才机制的深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文规《吴兴三绝》

下一篇:唐·郭恭《秋池一枝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