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1
fēng
chuī
zhú
xiū
hái
dòng
diǎn
xīn
àn
míng
céng
xiàng
西
jiāng
chuán
shàng
宿
guàn
wén
hán
péng
shēng

译文

竹叶被微风吹拂时停时动,雨点打在荷花心上,令其时暗时明。曾经在西江的船上过夜,习惯听寒夜中雨水滴在篷帘上的声音。

逐句剖析

"风吹竹叶休还动":竹叶被微风吹拂时停时动,

# 休还动:时停时动。

"雨点荷心暗复明":雨点打在荷花心上,令其时暗时明。

# 暗复明:时暗时明。

"曾向西江船上宿":曾经在西江的船上过夜,

# 西江:即鄂州附近的长江。诗人在江陵士曹参军任上,往潭州,即取道西江。

"惯闻寒夜滴篷声":习惯听寒夜中雨水滴在篷帘上的声音。

# 滴篷声:雨滴敲篷声。篷:指船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雨声》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以雨夜江舟为背景,前两句“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通过竹枝摇曳与荷珠滚动的视听交织,摹写风雨交加的动态美感;后两句“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由实转虚,以“惯闻”二字勾连往昔羁旅经验,将寒夜雨声化作浸透时空的记忆符号。全诗仅二十八字,却以简淡笔法构建出视听通感的诗意空间,在雨打竹荷的细腻描摹中暗藏漂泊者的孤独况味,体现了元稹诗歌“意到语工”的凝练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此句从视觉角度描绘了一幅雨中的动态画面。微风轻拂,竹叶在风中摇曳,即使风停了,竹叶仍在微微颤动;雨点落在荷叶上,荷叶上的水珠闪烁,时暗时明。“休还动”细腻地表现出竹叶在风停后余韵未消的动态,“暗复明”则生动地刻画了雨点打在荷叶上,水珠闪烁的光影变化,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又富有生机的感觉,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观察的细致入微。后两句“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由眼前的雨声联想到曾经在西江船上过夜的经历,在寒冷的夜晚,常常听到雨滴打在船篷上的声音。“惯闻”二字,说明这种经历已经成为诗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蕴含着一种对过往行旅生活的深深感怀。寒夜、雨滴、船篷,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郭恭《秋池一枝莲》

下一篇:唐·白居易《阶下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