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累墟墓葬西原":一座座坟墓重重叠叠地埋葬在西边的原野上,
# 累累:连接成串的样子。
"六代同归蔓草根":六个朝代的繁华与人物,最终都一同归于蔓草的根部,被蔓草所掩盖。
# 六代:三国时吴、晋,南称宋、齐、梁、陈,共六朝在金陵建都。
"唯是岁华流尽处":只有那岁月流逝殆尽的地方,
"石头城下水千痕":石头城下江水留下了千道波纹。
# 水千痕:指长江水冲刷石头城的痕迹。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描绘了石头城“累累墟墓”“蔓草根”“水千痕”等破败沧桑的景象,通过墟墓、蔓草、流水等意象象征历史繁华的消逝与时光的无情,营造出苍凉的意境,表达了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及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情。
2. 分段赏析
“累累墟墓葬西原”,开篇直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累累”一词强调了坟墓之多,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葬西原”明确了地点,让读者感受到这片土地所承载的生死故事。“六代同归蔓草根”,此句从眼前的坟墓联想到历史的变迁。“六代”代表着多个朝代的兴衰,“同归蔓草根”形象地描绘出曾经的繁华都已化为尘土,被蔓草所掩盖,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时光无情的无奈。“唯是岁华流尽处”,“唯是”强调了唯一性,“岁华流尽”形象地描绘出时光的流逝,诗人感慨岁月匆匆,一切都已消逝。“处”字则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怅惘之情。“石头城下水千痕”,以景结情,石头城是历史的见证者,江水依旧流淌,却留下了千道波纹。这波纹不仅是江水流动的痕迹,更是岁月流逝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景象,将历史的沧桑和时光的流转融入其中,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更加深沉。
上一篇:唐·白居易《无可奈何歌》
下一篇: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