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承际会":我意外的同您相遇结合,
# 际会:机遇。,邂逅:不期而遇。
"得充君后房":因此能够住在您的闺房中做您的妻室。
# 后房:妻子。,得充:能够。
"情好新交接":我们新婚感情很好,
# 交接:接触。
"恐栗若探汤":可我事事恐惧小心,如临热水。
# 探汤:手入沸水之中。,恐栗:恐惧战栗。一作“慄”,一作“懔”。
"不才勉自竭":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我努力尽心,
# 竭:尽力。,不才:愚钝,自谦之辞。
"贱妾职所当":做好作为妻子应该做的一切。
"绸缪主中馈":作为家庭主妇抓紧主持家中的馈食祭祀,
# 主中馈:主管厨中飨客的菜肴。馈:一作阁。,绸缪:系好衣服的带结。比喻整顿好仪表。一说殷勤。
"奉礼助蒸尝":严格尊奉礼节主持秋祭和冬祭。
"思为苑蒻席":又愿变成薄席,
# 苑蒻:细嫩的蒲草,可以做成席子。苑:一作莞,小薄席子。蒻:蒲草,可制席。
"在下蔽匡床":在下面遮蔽方正之床。
# 匡床:方正合适的床。
"愿为罗衾帱":又愿作为大被子和帐子,
# 罗衾帱:绸做的被子。衾:大被子。帱:床帐。
"在上卫风霜":在上面挡住风霜寒冷。
"洒扫清枕席":每天洒扫擦净枕席,
"鞮芬以狄香":并加上一种名叫“鞮芬”又叫“狄香”的香料。
"重户结金扃":我把几重的门户都关好,
# 扃:指从外面关门的门闩,诗中指上闩关门。
"高下华灯光":屋里上下点起装饰美丽的灯。
"衣解巾粉御":解开衣裳,敷上香粉,
# 御:进奉。
"列图陈枕张":铺好枕头,挂好帐子,陈列素女、天老、黄帝的有关图象。
"素女为我师":以素女为我的老师,
# 素女:天上的仙女。
"仪态盈万方":仪态形容呈现万种美姿。
"众夫希所见":这是绝大多数男子所没有见过的,
# 众夫:绝大多数男子,普通男子。
"天老教轩皇":还有天老、黄帝关于阴阳导养术的图象。
"乐莫斯夜乐":快乐莫过于夜晚的快乐,
"没齿焉可忘":这令人没齿难忘。
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张衡(78~139),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曾任郎中、尚书侍郎等职,两度担任掌管天文历法的太史令。张衡创制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制造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和能飞行数里的木鸟。数学上,他推算了圆周率;文学上,他与扬雄、司马相如、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其《二京赋》结构宏阔,铺张富丽;《归田赋》形式短小,重在抒情。其《四愁诗》对后世七言诗的形成起了重大的作用。有天文著作《浑天仪图注》《灵宪》,数学著作《算罔论》。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婚恋诗。诗歌借新娘新婚之夜既喜悦又羞怯、深爱新郎且对未来生活有设想的情景,细致描绘了新娘的复杂心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以新婚女子的口吻,借夫妇之情隐喻君臣之道。“得充君后房”比喻士人得遇明主。
3. 分段赏析
第一层前六句“邂逅承际会,得充君后房。情好新交接,恐栗若探汤。不才勉自竭,贱妾职所当”的大致意思是:我偶然间与您相遇并结为伴侣,举行婚礼后,住进您的内室成为您的妻子。我们新婚燕尔,感情融洽,但我做事时总是心怀敬畏,如同伸手试探热水般小心翼翼。我虽没有什么才能,却努力尽自己的力量,做好身为妻子应做的所有事情。这一层主要讲述成为“君”的妻子后,始终心怀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对方。第二层是从“绸缪主中馈”到“鞮芬以狄香”的八句,具体叙述作为妻子和家庭主妇如何尽到自己的本分:作为家庭主妇,要专心主持家中的饮食和祭祀事务,严格依照礼节协助举行秋季的“尝祭”和冬季的“烝祭”。又希望自己能变成蒲草编织的席子,铺在下方为方正的床榻遮护;还希望成为丝织的被子和帐子,盖在上方为您抵御风霜寒冷。每天都会打扫擦拭枕席,并且在上面撒上一种名为“鞮芬”(也叫“狄香”)的香料。第三层“重户结金扃,高下华灯光。衣解巾粉御,列图陈枕张。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所希见,天老教轩皇。乐莫斯夜乐,没齿焉可忘”着重描绘美好的夜晚。这一层通过讲述夜晚以轩辕黄帝的房中阴阳养生之术来告知“丈夫”,实际上是借妻子的身份,委婉地劝诫君王不要沉迷于后宫的众多妃嫔以及歌舞游乐之中,而要以伟大的政治家轩辕黄帝为榜样,这也是以臣子身份忠诚侍奉君主的一种具体体现。
# 凡歌有寓意而作者,张衡《同声歌》之类是也。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六《同声歌·解题》
# “衡之此赋(指《定情赋》)托喻女色之追求,又作《同声歌》及《四愁诗》叙女子之欲报美人者,此云美人即《离骚》‘恐美人之迟暮’之所谓美人,指修立之男子言之也。”“(《同声歌》以)女子竭诚事夫托喻事君,‘恐栗探汤’备见忧惧之意。……变女以求男,仅为方式之异。”
清严可均《全后汉文》
# “《同声歌》明显借鉴了民歌的表现手法,措辞奇妙,兴寄高远。”
现代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 “寄兴高远,遣辞自妙。”
元陈绎曾《诗谱·张衡》
# “《同声》丽而不淫,《四愁》远摹正则,蔡邕《翠鸟》,秦嘉《述昏》,俱出其下,谓之好色,谓之思贤,其曰可矣。”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河间集题辞》
# “此篇首见《玉台新咏》,然《文心雕龙》已论及:‘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所谓仙诗,即指此曲,以篇中有天老素女之言也。”
现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东汉文人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