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píng
shī

朝代:汉作者:蔡邕浏览量:2
宿
nán
chàng
wàng
tiān
yīn
xuě
pāng
pāng

译文

傍晚在河南住宿,惆怅地远望。天空阴沉,雨和雪下得很大。

逐句剖析

"暮宿河南怅望":傍晚在河南住宿,惆怅地远望。

"天阴雨雪滂滂":天空阴沉,雨和雪下得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初平诗》是东汉蔡邕所作的一组六言残句。诗歌描写了诗人傍晚在河南住宿时,因天色阴沉、雨雪大作而心生怅惘的情景,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通过对雨雪景象的描绘来烘托内心的情绪。全诗语言质朴,情景交融,展现了行旅途中的一种复杂心绪,是一首体现行旅中特殊心境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蔡邕(132?~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西南)人。灵帝时为议郎,蔡邕因为上书言事,遭到中常侍程璜诬陷,获罪后全家被流放到朔方。遇赦后,亡命江湖十余年。董卓专政,被迫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董卓被诛后,蔡邕被王允所捕,死于狱中。他通经史、音律、天文,善辞章,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创“飞白”书体。其散文工整典雅,音节协谐,多用偶句,碑记颇受推重,以《郭林宗碑》最为知名。其赋辞藻艳丽,描写入神,以《述行赋》最知名,为东汉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之一。著有《蔡中郎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暮宿河南怅望,”这句点明了时间是傍晚,地点是河南,诗人正住宿在此,“怅望”一词直接写出了诗人此时的神态与心境,流露出一种迷茫、失落的情绪,为全诗奠定了怅惘的基调。​“天阴雨雪滂滂。”此句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天空阴沉,雨和雪下得又大又急。这样的景象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客观描写,更与诗人“怅望”的心境相呼应,以萧瑟的景物烘托出内心的愁绪,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行旅中的孤寂与迷茫。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汉·礼记《大学之道》

下一篇:汉·刘弗陵《黄鹄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