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叶煎茶摘叶书":扫下树叶煎茶,摘下树叶书写,
# 摘叶书:即红叶题诗的故事。
"心闲无梦夜窗虚":心境闲适,夜晚无梦,窗户虚空。
"只应光武恩波晚":只应该是光武帝的恩泽来得太晚,
"岂是严君恋钓鱼":哪里是严光贪恋钓鱼。
# 严君:指严子陵。东汉高士,尝与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谢绝征聘,来到富春江畔躬耕垂钓,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人身的的自由。
唐代诗人
曹邺(815?~875?),唐代诗人。字邺之,一作业之,桂州阳朔(今属广西)人。大中进士,曾任天平军节度判官、太常博士、祠部郎中、洋州刺史、吏部郎中等职,中年辞官南归隐居。他与刘驾并称“曹刘”。其诗多抒发政治上不得志,少数讽刺时政,也有一些山水佳篇,风格古朴,善采用民谣口语入诗。代表作品有《官仓鼠》《捕鱼谣》。宋人辑有《曹祠部集》。
1. 分段赏析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和内心状态。“扫叶煎茶”和“摘叶书”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质朴与惬意。诗人通过清扫落叶来煎茶,摘下树叶来书写,不仅体现了山居生活的自给自足,更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心闲无梦夜窗虚”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夜晚,窗前一片空寂,诗人心中没有杂念,没有梦境的纷扰,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运用典故,以光武帝刘秀和隐士严光的典故,表明自己并非像严光那样刻意留恋隐逸生活,只是时机未到。“光武恩波晚”指的是光武帝刘秀在建立东汉后,对一些有才之士的恩泽施予得较晚。诗人借此暗示自己虽然暂时隐居山中,但并非不想出仕,只是时机尚未成熟。“岂是严君恋钓鱼”则表明自己并非像严光那样留恋隐逸的生活。严光是东汉著名的隐士,他拒绝了光武帝的征召,选择隐居富春山,以钓鱼为乐。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对自身境遇的一种豁达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