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壁暖悠悠":秋灯朝着墙壁,暖光悠悠,
# 暖悠悠:一作对孤灯。,向壁:面对墙壁。多表示心情不悦或不欲与人接谈。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五》:“夫人遂转向壁,歔欷不复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东亭转卧向壁叹曰:‘人固不可以无年。’”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细柳》:“﹝张福﹞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向壁,置不闻。”叶圣陶《穷愁》:“﹝阿松﹞忽复停针,瞪目向壁……自伤生涯惨淡。”
"罗帏寒寂寂":罗帐里透着寒冷,寂静无声。
# 寂寂:孤单;冷落。,罗帏:罗帐。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绣被五更香睡好,罗帏不觉纱窗晓。”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这云似我罗帏数重。”清龚自珍《减字木兰花》词:“昨夜罗帏,银烛花明蟢子飞。”罗:一作秋。
"斜照碧山图":秋灯斜斜照着碧山图画,
"松间一片石":照亮松树林间的一片石头。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1. 写作手法
白描:“向壁暖悠悠,罗帏寒寂寂”,诗句以“向壁”“罗帏”直写场景,“暖悠悠”“寒寂寂”用叠词勾勒触感与氛围,无华丽辞藻。仅以日常物象和朴素感受白描,不添修饰,却让秋夜灯影下的冷暖对比自然浮现,似亲见灯光贴壁、帐幕生寒之景。
2. 分段赏析
“向壁暖悠悠”:开篇描绘秋灯的光线柔和地投射在墙壁上,“暖悠悠”三字生动地写出灯光带来的温暖质感,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让人感受到秋夜中这一抹温暖。“罗帏寒寂寂”:此句与上句形成鲜明对比,罗帏内的寒寂与灯的暖形成反差。“寒寂寂”突出了罗帏内的冷清与寂静,暗示出室内的空旷与孤独。“斜照碧山图”:秋灯的光线斜斜地照在一幅描绘碧山的图画上,为画面增添了一份朦胧与诗意,使读者的视线从室内环境转移到这幅图上。“松间一片石”:进一步描绘灯光下碧山图的细节,照亮了图中松间的一片石头,通过这一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强化了孤独静谧的氛围。
上一篇:唐·李咸用《自君之出矣》
下一篇:唐·杜牧《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