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积乡愁":在哪里积聚起乡愁呢,
"天涯聚乱流":在那天涯水流汇聚之处。
"岸长群岫晚":漫长的江岸,日暮中的群峰,
"湖阔片帆秋":湖面开阔,秋意中的孤帆。
"买酒过渔舍":路过渔家去买酒,
"分灯与钓舟":分一盏灯给钓舟。
"潇湘见来雁":在潇湘见到北来的大雁,
# 潇湘:潇水和湘水。
"应念独边游":应该会思念独自在他乡远游的自己。
# 边游:在边远地区游历。
唐代诗人
张乔(?~?),唐代诗人。字伯迁,池州青阳(今安徽贵池)人。他曾隐居九华山苦学,与许棠、张蠙、周繇并称“九华四俊”,与许棠、郑谷等东南才子并称“咸通十哲”。其作诗好苦吟,追求格律工整,擅作景语,韵律和谐,字句工丽。诗歌风格多样,既有瘦寒孤冷之美,又有悲怆奇崛的意境。代表作品有《华山》《越中赠别》《秋夕》等。
1. 写作手法
首尾呼应:“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这句与首句呼应。友人南游潇湘,诗人想象友人见到北来的大雁时,会念及自己仍独自在荒远之地漂泊。再次回扣“乡愁”与漂泊之感,以想象的场景收束全诗,让思乡与念友之情在尾句得到升华,与首句的愁绪相呼应,使诗歌在情感表达上完整统一。
2. 分段赏析
首联中,天涯乱流汇聚之处,亦是友人乡愁累积之所。“天涯”乃诗题中友人“南游”之地,“聚乱流”为当地显著地理特征,越往天涯深处,友人的“乡愁”愈发浓重。颔联“岸长群岫晚”,描绘友人于傍晚时分,望见漫长水岸与簇簇山峰;“湖阔片帆秋”,刻画在秋日辽阔湖面上,仅见一叶孤舟,此二句皆凸显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颈联“买酒过渔舍”,讲述友人前往渔舍买酒的经历;“分灯与钓舟”,叙说友人借光予旁侧渔舟之事,二者皆体现当地居民稀少、经济落后之况。颔联与颈联持续描绘“天涯”景致,却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展现友人眼中之景,颈联则着重叙述友人亲历之事。尾联写当友人行至潇水与湘水流域,见北归大雁,定会触动思乡之情,感慨独自于偏远之地游历的艰难。诗末句与首句遥相呼应,共同凸显“乡愁”这一主题。
上一篇:唐·修睦《三生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