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xìn
miào

朝代:唐作者:许浑浏览量:1
jiàng
lüè
bīng
mìng
shì
xióng
cāng
huáng
zhōng
shì
tàn
liáng
gōng
suì
lìng
hòu
dài
dēng
tán
zhě
měi
yì‌
xún
gōng

译文

不论是将略还是兵机,你都是个盖世的英雄,长乐宫钟室情况突变,你才悲叹烹狗藏良弓。后代登坛受拜的将领,一想起你来就怕立功。

逐句剖析

"将略兵机命世雄":不论是将略还是兵机,你都是个盖世的英雄,

# 命世:名高一世。,兵机:用兵的关键,兵法。,略:谋略、韬略。

"苍黄钟室叹良弓":长乐宫钟室情况突变,你才悲叹烹狗藏良弓。

# 叹良弓:《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项羽的部将钟离昧和韩信是好朋友。项羽失败,钟离昧投韩信。刘邦恨钟离昧,命令韩信逮捕他。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有人诬告韩信谋反,刘邦要袭击韩信,谋士为韩信出谋划策:斩钟离昧,献首级给刘邦,可解除危机。钟离昧自刎,韩信持其头拜见刘邦。刘邦下令逮捕了韩信。韩信说:“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淮阴侯列传》又记载,韩信在被杀害的时候说:“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钟室:悬钟之室。这里指长乐宫的钟室。钟:一作汉。,苍黄:形势突然发生变化。

"遂令后代登坛者":后代登坛受拜的将领,

# 登坛者:被拜为大将的人。《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萧何追韩信回来后,刘邦听信了萧何的劝告,“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请韩信登坛,刘邦拜了韩信,以他为大将。

"每一寻思怕立功":一想起你来就怕立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韩信庙》是唐朝刘禹锡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赞其军事天才(“命世雄”),次句转写惨死结局(“叹良弓”),形成英雄与囚徒的剧烈反差。后代将军因韩信悲剧“怕立功”,以反讽笔法揭露"兔死狗烹"的政治规律,比直述悲愤更具批判力度。借汉代功臣悲剧,影射中唐宦官专权下的士人困境,将个人咏史升华为对专制皇权本质的深刻揭示。此诗沉郁却不失豪壮,是一篇风格朴老,气骨森然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韩信庙》是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罢和州刺史后所作的。诗人卸任和州刺史北归洛阳,舟楫行至楚州(今江苏淮安)地界时,苍茫暮色中那座肃穆的祠庙蓦然闯入眼帘——这里供奉着西汉开国名将韩信。诗人遥想淮阴侯“兔死狗烹”的不幸遭遇,念及自身的辛酸历程,真是忧从中来,不能自抑,写下了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史诗。诗歌以历史人物韩信为题材,通过对韩信生平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深刻思考。

2. 分段赏析

《韩信庙》首句“将略兵机命世雄”高度地评价了韩信,肯定了韩信冠绝古今的军事才能。他既能运筹帷幄制定战略(将略),又善临阵指挥把握战机(兵机),都不愧为名高一世的英雄。第二句,“苍黄钟室叹良弓”,急转直下,写出了韩信的悲惨结局。那个在战场上如臂使指的兵仙,最终却在未央宫的钟室里仓促遇害。“叹良弓”三字,既是写韩信英雄末路的悲愤,又补足了韩信为刘邦夺取政权曾立下过汗马功劳,相当充分地揭露了刘邦、吕雉屠戮功臣的卑鄙伎俩,表达了诗人对韩信的深切同情,对刘、吕的深深憎恨、狠狠鞭笞。最后两句,就韩信被戮展开议论,指出屠戮功臣的无穷的后患。刘邦、吕雉对有功之臣的杀戮,在千秋万代之后还使为大将者魂惊胆战,心灰意冷,每念及此,怕敢立功。诗人用韩信的个人悲剧,道破了封建社会“功高震主”的死结,让读者既为英雄落泪,更对专制制度产生深刻反思。

3. 作品点评

《韩信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借历史事件而加以发挥,抨击了刘邦、吕雉屠戮功臣的罪过,不仅为唐代,也为以后各代的最高统治者提供了为政的教训。前两句是赞颂和感叹,后两句则指出后来登坛者会以韩信为鉴,这是对杀功臣的谴责和忠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此诗前两句一赞一叹;后两句是说后来登坛者将以韩信之被诛引为前车之鉴,这是诗人对拜将者戮功臣的谴责,也是对后世拜将者的忠谏。

不详储大泓《历代咏史诗选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黄滔《贾客》

下一篇:唐·李白《酬崔五郎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