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àn
shuǐ
驿

朝代:唐作者:王建浏览量:1
wǎn
shuǐ
biān
驿
liǔ
táng
chū
fēng
míng
xià
dào
huā
zhōng
shè
yún
yuǎn
wèn
chéng
yóu
xiàng
dōng
jìn
lái
duō
yuàn
bié
shào
nián
tóng

译文

傍晚我的船停泊在沐水河岸的驿站边,晚风初起池塘边的柳条飘曳。水边蒲草下青蛙在鸣叫,扬花的稻田里鱼儿在嬉戏。离家已很远了,可一问路程,还得继续向东前行。近来对于离别,多半是充满了愁怨,与少年时把别离看得不算什么,是大不相同了。

逐句剖析

"晚泊水边驿":傍晚我的船停泊在沐水河岸的驿站边,

# 驿:古时供应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

"柳塘初起风":晚风初起池塘边的柳条飘曳。

# 柳塘:周围植柳的池塘。唐·严维《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蛙鸣蒲叶下":水边蒲草下青蛙在鸣叫,

# 蒲:水生植物名,可以制席。

"鱼入稻花中":扬花的稻田里鱼儿在嬉戏。

# 稻花:是指稻子开的花,一般于夏季开。

"去舍已云远":离家已很远了,

# 去舍:离舍。舍,客舍。

"问程犹向东":可一问路程,还得继续向东前行。

"近来多怨别":近来对于离别,多半是充满了愁怨,

"不与少年同":与少年时把别离看得不算什么,是大不相同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汴路水驿》是中唐王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作首联点明晚泊水边驿的地点与柳塘初起风的环境。颔联捕捉蛙鸣蒲叶、鱼入稻花的水乡画面,尽显生机。颈联直抒远离居所、行程向东的漂泊之苦。尾联通过今昔心境对比,诉说羁旅怨别愁绪。全诗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质朴文字串联旅途见闻,将自然景致与思乡情怀、岁月变迁之感交织,于平淡叙事中传递深沉情感,展现了诗人羁旅中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汴路水驿》由唐代王建创作。王建路经开封,晚泊汴路水驿,面对水边驿站的暮色与自然之景,以及自身持续向东远行的羁旅行程,联想起近来诸多怨别经历,与年少时心境截然不同,有感而发写下此即景抒情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晚泊水边驿,柳塘初起风。”点明时间是傍晚,地点在水边的驿站,描绘柳塘初起微风的情景,为全诗定下宁静而略带萧瑟的基调,引出下文对周围景色和自身感慨的描述。颔联“蛙鸣蒲叶下,鱼入稻花中。”细腻地刻画了乡村水边的动态景色,蛙在蒲叶下鸣叫,鱼儿穿梭于稻花丛,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然而,这宁静的景色反而衬托出诗人独自羁旅的孤寂。颈联“去舍已云远,问程犹向东。”由景入情,诗人感慨自己离开家乡已经很远,询问行程得知还要继续向东前行,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前路漫漫的迷茫。尾联“近来多怨别,不与少年同。”进一步抒发情感,表明近来经历了太多的离别,心中充满哀怨,而这种心境与年少时不同,流露出岁月流逝、心境变化的无奈与感慨,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妙境动人思,得此真足一生。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端《赠李龟年》

下一篇:唐·柳宗元《笼鹰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