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īng
píng
tán
kōng
hóu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杨巨源浏览量:1
tīng
zòu
fán
xián
diàn
殿
qīng
fēng
chuán
jìn
lín
míng
jūn
wáng
tīng
yuè
yuán
nuǎn
fān
dào
yún
mén
shēng
huā
jiāo
yīng
shù
quán
míng
gāo
bàn
zài
yán
qián
hàn
wáng
zhù
rén
jiān
yuè
cóng
qiǎn
xīn
shēng
zhuì
jiǔ
tiān

译文

在玉殿中聆听琴弦繁复的乐声,清亮悠扬,乐声随风飘过皇家园林,连树林都显得明亮。君王在梨园中听曲,氛围温暖如春,这曲调仿佛回到了上古《云门》的雅乐,不知弹到了第几声。乐声如花儿轻颤、黄莺哽咽般婉转,又像玉石相击般的泉水声般清冽,李凭的名声一半来自皇家宴会的舞台,帝王想让人间音乐更美妙,特意让这仙乐般的箜篌声从九天落下人间。

逐句剖析

"听奏繁弦玉殿清":在玉殿中聆听琴弦繁复的乐声,清亮悠扬,

# 玉殿:宫殿。,繁弦:急切的乐声。

"风传曲度禁林明":乐声随风飘过皇家园林,连树林都显得明亮。

# 禁:皇宫。

"君王听乐梨园暖":君王在梨园中听曲,氛围温暖如春,

# 梨园:唐玄宗时教授伶人音乐舞蹈的场所,后称剧院为梨园。

"翻到云门第几声":这曲调仿佛回到了上古《云门》的雅乐,不知弹到了第几声。

# 云门:也称《云门大卷》周代六舞之一。相传为黄帝时乐舞,周代用以祭天神。,翻:谱曲。

"花咽娇莺玉漱泉":乐声如花儿轻颤、黄莺哽咽般婉转,又像玉石相击般的泉水声般清冽,

"名高半在御筵前":李凭的名声一半来自皇家宴会的舞台,

"汉王欲助人间乐":帝王想让人间音乐更美妙,

"从遣新声坠九天":特意让这仙乐般的箜篌声从九天落下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两首诗描绘了宫廷中李凭弹奏箜篌的场景。前一首诗,开篇以“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从环境氛围入手,写出宫廷中弹奏箜篌时,那清脆的乐声在清幽的玉殿中响起,又随风穿过禁林,使得周围环境都明亮起来,烘托出音乐的美妙动听;“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则点明君王在梨园欣赏李凭弹奏,沉醉其中,好奇弹奏的是《云门》中的哪一段,展现出宫廷听乐的场景。后一首诗,“花咽娇莺玉漱泉”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箜篌声比作娇莺在花丛中鸣叫,又似玉石漱于清泉,形象地写出乐声的婉转娇柔、清脆悦耳;“名高半在御筵前”强调李凭因高超的弹奏技艺,在御筵前声名远扬;“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以汉武帝欲助人间之乐,遣新声自九天而下作比,进一步突出李凭所奏箜篌之音如仙乐降临,美妙非凡。​全诗通过对李凭弹奏箜篌的环境、声音以及效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李凭高超的弹奏技艺,同时也呈现出宫廷音乐活动的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杨巨源(755~833?),唐代诗人。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贞元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等职,后任凤翔少尹,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后以年七十自请退归,授河中少尹,食禄终身。他耽于吟咏,作诗格律工致,风调流美,颔颈二联,时见佳句,即便应酬之作,也刻意求新。代表作品有《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崔娘诗》。著有《杨少尹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听奏繁弦玉殿清,风传曲度禁林明”两句描绘了宫廷中李凭弹奏箜篌的宏大场景。“听奏繁弦”直接点明李凭正在弹奏箜篌,琴弦繁复,乐声交织;“玉殿清”以“玉殿”这一华丽的建筑,点明弹奏地点为宫廷,“清”字不仅写出宫殿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乐声的清澈,给人一种高雅之感。“风传曲度”生动地表现出乐声随着风在空气中传播,“禁林明”中“禁林”指宫廷中的树林,“明”字将无形的乐声具象化,仿佛乐声使禁林都变得明亮起来,烘托出音乐的美妙动听,极具感染力。​“君王听乐梨园暖,翻到云门第几声”两句聚焦于宫廷中君王听乐的场景。“君王听乐梨园暖”,“梨园”是古代宫廷中教习音乐的地方,“暖”字既写出梨园中温暖、舒适的环境氛围,也暗示君王沉浸在美妙乐声中,身心都感到愉悦。“翻到云门第几声”则以疑问的语气,写出君王在欣赏李凭弹奏时,好奇地想知道此刻弹奏的是《云门》古曲中的哪一段,从侧面展现出李凭弹奏的曲目丰富且精彩,令君王沉醉其中,不舍得错过任何一段旋律。​“花咽娇莺玉漱泉”一句运用了精妙的比喻来形容箜篌的乐声。将乐声比作“花咽娇莺”,描绘出乐声如同娇莺在花丛中鸣叫,声音婉转娇柔,且似乎因花朵的阻隔而略带呜咽,富有变化;又比作“玉漱泉”,好似玉石在清泉中漱洗,声音清脆悦耳,生动形象地展现出箜篌乐声兼具柔美与清脆的特点,给人以丰富的听觉联想。​“名高半在御筵前”此句简洁明了地点出李凭声名远扬的原因。“名高”表明李凭名声很大,“半在御筵前”强调李凭的高超技艺在宫廷御筵上得到充分展现,因此声名鹊起,突出了宫廷这一特殊场合对李凭声名传播的重要作用,也从侧面体现出李凭弹奏技艺的精湛,能够在宫廷中获得极高的认可。​“汉王欲助人间乐,从遣新声坠九天”两句采用了神话传说的手法。诗人以“汉王”指代君王,想象君王为了增添人间的欢乐,派遣如九天之上降临的新声。这里将李凭所奏的箜篌乐声比作从九天而下的仙乐,极言乐声的美妙超凡,如同天赐,进一步烘托出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使得所奏乐声宛如神来之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对音乐之美的赞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昌龄《杂曲歌辞·变行路难》

下一篇:唐·罗邺《雁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