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shān

朝代:唐作者:于鹄浏览量:1
lái
duō
rèn
xìng
wéi
bái
yún
shēn
chù
huā
kāi
jìn
chí
mián
rén
zhī
shuǐ
liú
shān
àn
chù
fēng
yuè
míng
shí
wàng
jiàn
nán
fēng
jìn
nián
nián
lǎn
gēng

译文

独来独往多随性,只与白云相约定。山林深处花开尽,夜深迟眠无人知。山涧水流经暗处,清风吹起月明时。遥看南峰已相近,年复一年懒迁移。

逐句剖析

"独来多任性":独来独往多随性,

"惟与白云期":只与白云相约定。

"深处花开尽":山林深处花开尽,

"迟眠人不知":夜深迟眠无人知。

"水流山暗处":山涧水流经暗处,

"风起月明时":清风吹起月明时。

"望见南峰近":遥看南峰已相近,

"年年懒更移":年复一年懒迁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山居》是唐代诗人于鹄创作的五言律诗。“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写诗人独来独往、随性自在,只与白云相约,展现出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描绘山林深处花开已尽,诗人迟眠而无人打扰,凸显山居环境的静谧清幽。“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以“水流”“山暗”“风起”“月明”等意象,勾勒出山间昼夜交替的自然之美;“望见南峰近,年年懒更移”写诗人望见南峰近在咫尺,年复一年不愿迁移,传递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坚守。全诗以质朴简淡的语言,描绘了山居生活的随性与自然景色的清幽,展现出诗人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以及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于平淡中见真意,具有自然浑成的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于鹄(?~?),唐代诗人。代宗大历、德宗间中间久居长安,应举不第,后隐居汉阳。贞元中历佐山南东道、荆南节度使幕。于鹄的诗多描写隐居情趣,也有关切现实之作,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辛文房称其“长短间作,时出度外,纵横放逸,而不陷于疏远,且多警策”。代表作有《巴女谣》《题邻居》《悼孩子》等。今传《于鹄诗集》,《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独来多任性,惟与白云期”以“独来”“任性”勾勒出不拘世俗、率性自然的隐者形象,“白云”作为高洁自由的象征,暗合诗人与自然相契的精神追求。“期”字精准传递出诗人对白云的主动期许,语言质朴如口语,却将人物风神与自然意象融为一体,尽显简淡真率的语言风格。颔联:“深处花开尽,迟眠人不知”以“花开尽”的静景(时间流逝的暗喻)与“迟眠”的人物状态(活动细节),凸显山居的幽寂与独处的自在;颈联:“水流山暗处,风起月明时”则以“水流”“风起”的动态(听觉、视觉交织)与“山暗”“月明”的光影对比,勾勒出山间昼夜交替的清幽之美。四句白描自然景物与生活细节,无雕琢痕迹,却于平淡中见诗味。尾联:“望见南峰近,年年懒更移”以“懒”字(诗眼)收束全诗,既写身体的“不愿迁移”,更喻精神的“安于现状”—南峰近在咫尺,象征理想中的栖身之所,“年年”二字强化对山居生活的持久坚守。此联将前六句的景物描写升华为对隐逸生活的终极认同,表达对宁静自足境界的向往,卒章显志而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齐浣《长门怨》

下一篇:唐·唐彦谦《小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