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入瑶台露气清":傍晚进入瑶台仙境,那里露水的气息格外清新,
"天风飞下步虚声":天上的仙风轻轻吹下,传来道士诵经的声音。
"尘心未尽俗缘在":尘世的心思还没有完全断绝,世俗的缘分依然存在,
"十里下山空月明":沿着十里山路下山,只有一轮明月空照。
# 十里下山空月明:此首《本事诗》及《唐诗纪事》并作许浑。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1. 分段赏析
首句:“晚入瑶台露气清”开篇点题,描绘了诗人进入瑶台的情景。“晚”字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瑶台”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给人一种神秘、奇幻的感觉。“露气清”则给人以清新之感,让人仿佛感受到了仙境的纯净和美好,为整个梦境奠定了基调。次句:“天风飞下步虚声”此句进一步渲染梦境的奇幻色彩。“天风”指天上的风,给人一种高远、空灵的感觉。“飞下”形象地写出了声音的动态感,仿佛声音是从空中飘落下来的。“步虚声”是道士在醮坛上讽诵词章采用的曲调,这里指道士诵经声,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让人感受到仙境的超凡脱俗。第三句:“尘心未尽俗缘在”诗人从梦境回到现实,意识到自己尘世之心未灭,世俗缘分依旧缠绕。“尘心”指在尘世中生活而产生的心思,“未尽”表示没有消除,“俗缘”指世俗的缘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无奈和惆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末句:“十里下山空月明”描绘了诗人下山的情景。“十里”表示路程之长,暗示了诗人下山的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空月明”以景结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梦境的留恋。同时,“空”字也有徒然之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上一篇:唐·杜牧《汴人舟行答张祜》
下一篇:唐·项斯《长安书怀呈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