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diàn
殿
yàn
bǎi
liáo

朝代:唐作者:李适浏览量:1
yōu
qín
chéng
shèng
kāi
tài
shí
kāng
gōng
lín
qún
hòu
chuí
huāng
xián
chūn
xiàng
cháo
yóu
cháng
diàn
殿
chū
yán
liè
tóng
tíng
guǎng
广
yuè
zhāng
chéng
gōng
guī
zhì
lài
zhōng
liáng
gòng
huān
shì
qiān
qiū
wèi
yāng

译文

忧心勤勉地继承圣明的传统,天下太平令人欣喜,正值时世安康。恭谨地面对群臣,无为而治统治天下四方。政务清闲时春天已快过去,退朝之后白昼还很长。在紫色的宫殿中刚开始排列筵席,在红色的庭院中奏响宏大的乐曲。国家的成功归功于辅佐的大臣,使国家得到治理依靠忠诚贤良之人。一起享受这欢乐的事情,千秋万代快乐无尽头。

逐句剖析

"忧勤承圣绪":忧心勤勉地继承圣明的传统,

"开泰喜时康":天下太平令人欣喜,正值时世安康。

"恭己临群后":恭谨地面对群臣,

"垂衣御八荒":无为而治统治天下四方。

"务闲春向暮":政务清闲时春天已快过去,

"朝罢日犹长":退朝之后白昼还很长。

"紫殿初筵列":在紫色的宫殿中刚开始排列筵席,

"彤庭广乐张":在红色的庭院中奏响宏大的乐曲。

"成功归辅弼":国家的成功归功于辅佐的大臣,

"致理赖忠良":使国家得到治理依靠忠诚贤良之人。

"共此欢娱事":一起享受这欢乐的事情,

"千秋乐未央":千秋万代快乐无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麟德殿宴百僚》是唐代诗人李适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描绘了麟德殿上君臣宴饮的盛大场景。开篇表达了君主忧勤治国、天下太平的欣慰之情,接着描述了宴会时的环境和氛围,体现出政务清闲、时光悠然。诗中还赞扬了辅佐大臣的功劳,最后表达了君臣共享欢乐、期望千秋万代延续这种美好局面的愿望。全诗语言典雅,情感积极向上,展现了当时宫廷宴会的祥和景象以及君主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和对臣子的认可。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朝第十位皇帝

李适(742~805),即唐德宗。唐代宗李豫长子。宝应元年,唐代宗即位,封鲁王,不久改封雍王。广德二年,立李适为太子。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死,李适即位。其工诗能文,常与朝臣、宫人唱和,亲自给这些诗作评定等级。唐李肇《唐国史补》称其晚年“尤工诗句,臣下莫可及”。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其诗“尚雅正”。著有《德宗集》,已佚。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以帝王视角开篇,直抒治国心志。“忧勤”二字点明君王勤政忧思的态度,“承圣绪”呼应继承先帝基业的使命感;“开泰”“时康”则展现天下太平、时世安康的盛世图景,奠定全诗庄重恢弘的基调。两句语言凝练,通过“忧”与“喜”的对比,凸显君主以社稷为先的责任感。​​颔联“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化用《论语》“恭己正南面”及《周易》“垂衣裳而天下治”之典,以谦恭自持、无为而治的帝王形象,隐喻政通人和的理想境界。“群后”指诸侯百官,“八荒”极言疆域辽阔,凸显君主统御天下的威仪。此处用典自然,以儒家理想政治为内核,彰显盛世君主的雍容气度。​​颈联“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笔锋转写宴饮背景。前句以“春向暮”点明暮春时节,暗含时光流转之意;后句“朝罢日犹长”既写白日将尽的实景,又隐喻政务暂歇后的闲暇。为盛宴铺设从容氛围,同时隐含对国事顺遂的自得。​​颈联“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浓墨描绘麟德殿盛宴场景。“紫殿”“彤庭”以皇家建筑色彩象征尊贵,“初筵列”写百官列席的井然,“广乐张”状宫廷乐舞的盛大。对仗工稳,色彩华美,视听结合中尽显大唐王朝的宴饮欢腾。​​尾联“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揭示治国核心思想。诗人以“辅弼”(重臣)、“忠良”为关键词,直言盛世功业倚仗贤臣辅佐,强调君臣共治的理性政治观。语言质朴却力道千钧,彰显明君胸怀。​​结句“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升华宴饮意义。“共此”强化君臣同乐之情,“千秋乐未央”寄寓国运永续的宏愿。末句收束于绵长余韵,将一场宫廷宴会升华为对王朝长治久安的深情祝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智度师二首》

下一篇:唐·白居易《城上夜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