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非谷永传":我的才华比不上东汉的谷永,
"无意谒王侯":也没有心思去巴结权贵。
"小暑金将伏":小暑时节暑气渐盛,
"微凉麦正秋":微凉中麦子已成熟入秋。
"远山欹枕见":倚枕远望,山影朦胧可见,
"暮雨闭门愁":暮雨敲窗,闭门独坐生愁绪。
"更忆东林寺":此刻更怀念东林寺的朱放,
"诗家第一流":他的诗才堪称当世第一流。
中唐诗人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谥忠愍,祖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其家族后迁至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武则天曾侄孙。建中进士,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又历任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其工于五言诗,藻思绮丽,琢句精妙。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之为“瑰奇美丽主”。代表作品有《寒食下第》《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行路难》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寄友抒怀的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小暑时节的自然景象与闭门听雨的孤寂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情的倾慕、对官场纷争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中“谷永才”指南朝刘宋时期文人谷永的干谒之才。据《汉书·谷永杜邺传赞》记载,谷永善于周旋于权贵之间,曾以文辞取悦大司马王凤,借此谋取仕途。武元衡反用此典,以“才非谷永传”自谦,表明自己缺乏谷永那种迎合权贵的能力,同时“无意谒王侯”直抒不攀附权贵的志向。
3. 分段赏析
“才非谷永传,无意谒王侯”,首联以自谦开篇,诗人借东汉谷永的典故(谷永以善于逢迎权贵著称),表明自己缺乏曲意周旋的才能,亦无攀附权贵的意图。此句既暗含对官场倾轧的疏离感,又透露出诗人身处权力漩涡中的无奈与清高。“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颔联紧扣节气,描写小暑时节的物候特征。“金将伏”指庚日(属金)后火气渐衰,金气伏藏;“麦正秋”则点明此时麦收已毕,天气微凉,农事转入秋种。诗人以平实语言勾勒自然时序,既暗示时光流逝,又为后文“闭门愁”铺垫环境氛围。“远山欹枕见,暮雨闭门愁”,颈联转向室内场景,通过动作与景物刻画心理。“欹枕”见出诗人慵懒倚卧的姿态,“闭门”则强化与外界的隔绝感。暮雨淅沥中,远山隐约可见却不可及,以景物之静反衬内心烦闷,愁绪不言自明。“更忆东林寺,诗家第一流”,尾联以追忆友人作结。“东林寺”借指隐居的朱放,化用《世说新语》典故,称其诗才“第一流”,既赞其诗艺超群,亦暗羡其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此句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含蓄表达对官场纷争的厌倦。
上一篇:唐·陆海《题龙门寺》
下一篇:唐·司空图《乱后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