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南陌柳如丝":南边道路上青青的柳枝如丝线般柔细,
"柳色莺声晚日迟":柳色青葱,黄莺啼鸣,夕阳缓缓西下。
"何处最伤游客思":哪里最能让游子产生伤感之情,
"春风三月落花时":正是春风轻拂的三月,落花纷飞之时。
中唐诗人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字伯苍,谥忠愍,祖籍并州文水(今属山西),其家族后迁至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武则天曾侄孙。建中进士,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又历任户部侍郎、门下侍郎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其工于五言诗,藻思绮丽,琢句精妙。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之为“瑰奇美丽主”。代表作品有《寒食下第》《长安叙怀寄崔十五》《行路难》等。
1.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青青南陌柳如丝,柳色莺声晚日迟”句,借柳丝、莺声、晚日等暮春之景,暗寓愁思绵长与寂寥心境,实现景与情的自然交融。设问:“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句,通过设问引出情感焦点,自问自答间强化伤春叹逝的主题,情感表达直白有力。触景生情:全诗四句均以暮春之景触发伤怀之情,尤其中“柳色莺声晚日迟”“春风三月落花时”句,诗人目睹柳丝绵长、莺声婉转、晚日迟缓、落花纷飞的景象,由景及情,将游客对时光流逝、盛景难驻的怅惘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中,使客观之景与主观之情自然交融,含蓄表达出触景而生的伤春愁绪。
2. 分段赏析
《陌上暮春》首句“青青南陌柳如丝”,描绘出春日南郊道路边,柳树葱郁、枝条如丝的柔美画面,以“青青”叠词突出柳色的鲜嫩葱茏,奠定了春日生机勃勃的基调。次句“柳色莺声晚日迟”,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将柳色与莺啼、缓缓西沉的落日相结合,营造出静谧而又充满活力的暮春氛围。后两句“何处最伤游客思,春风三月落花时”,直抒胸臆,以设问的方式引出诗人作为游客在暮春三月、春风吹拂、落花纷飞之际的感伤之情,借落花飘零的景象,将游子的思乡之情、伤春之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更加深沉动人。
上一篇:唐·李端《长安书事寄薛戴》
下一篇:唐·刘禹锡《刘驸马水亭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