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佳人难得":难得一见的绝世佳人,
# 绝代佳人:当代独一无二的美人。这里指当年花下相见的女子。
"倾国":倾国倾城的美貌让人心醉,
# 倾国:形容女子容貌绝美,使国人为之倾倒。《古诗源》选李延年歌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花下见无期":只可惜没有机会再与她花丛之中约会。
"一双愁黛远山眉":想起她那双含愁的远山眉,
# 远山眉:形容女子秀丽之眉。晋葛洪《两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美蓉。”,愁黛:犹愁眉。唐吴融《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带愁绪的眉毛。画眉用黛色,称“眉黛”。白居易《新柳》诗:“须教碧玉羞眉黛。”
"不忍更思惟":别离的痛楚让他不忍再想。
# 思惟:思量,思念。
"闲掩翠屏金凤":闲来无事,掩上装饰有金凤图案的画屏,
# 翠屏金凤:指饰有金风凰图案的屏风。
"残梦":儿残梦中惊醒,
"罗幕画堂空":只留得罗幕低垂、画堂屋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上天不让人相会,书信也不愿相通,
"惆怅旧房栊":看着这旧时的房栊在,怎能不让人满怀惆怅。
# 房栊:泛指房屋。《文选》载张协《杂诗》之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李周翰注:“栊亦房之通称。”
"记得那年花下":记得那年花下,
"深夜":夜晚,
"初识谢娘时":我与谢娘初次相遇。
#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水堂西面画帘垂":临近水池的堂屋西面画帘低垂,
#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携手暗相期":我们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
# 相期:相约会。
"惆怅晓莺残月":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
#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相别":分别后,
"从此隔音尘":从此音信断绝。
# 音尘:消息。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如今俱是异乡人":如今都是各在他乡,
"相见更无因":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 无因:无所凭借,没有机缘。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闺怨词。两首词借助“见无期”“画堂空”“信难通”等充满无奈的感慨,抒发了旧情难再、人事全非的深切悲怆,将词人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展现出独属于韦庄的个人化情感特质。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水堂”“垂帘”“携手”“暗相期”等细节,尽显两人亲密无间、爱意绵绵的甜蜜回忆。往昔欢情描绘得越是浓烈,当下心境便愈发显得凄凉。这种不直抒悲愁,却让悲愁愈发浓郁的写法,正是“以乐景衬悲情”的精妙艺术手法。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上片起始三句“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以质朴文辞道尽人生憾事,其直击人心处尤见真情流露。开篇“绝代佳人难得”虽似平实感叹,却暗合汉代李延年《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意境精髓,形成跨越时空的唱和。次句“倾国”二字独立成节,既是对首句的复沓呼应,更如暮鼓晨钟叩击心扉,令人顿生魂牵梦萦之感。转笔至“花下见无期”,方知前两句皆是虚妄奢望,此处化用白居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简简吟》)之理,以“花下”点染往昔缱绻,在平淡语调中酿出锥心苦涩。复以“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作结,不仅勾勒出伊人眉宇间化不开的忧悒,更暗含《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遗韵,在追忆与克制间形成巨大张力。下片转入故地重游的物是人非。“翠屏金凤闲掩”、“罗幕画堂空悬”的组合,恰似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的寂寥境况,在华美陈设的铺陈中愈显空荡。所谓“残梦”实为《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具象呈现,而“碧天无路信难通”既承古诗“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饮马长城窟行》)的牵挂余韵,更以“惆怅旧房栊”作结,将空间叙事推向高潮——此处化用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的怅惘笔法,借由旧日居所的角角落落,将绵延不绝的思念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物象,在空间纵深中拓展出无限余味。第二首:此词上片用语通俗明快,却蕴含着炽热甜蜜的爱情记忆。“记得”二字如线索贯穿,串联起往昔的甜蜜时刻。“深夜”点明幽会时间,“水堂西面”的“花下”则是约会场所。“画帘垂”烘托出深夜的静谧安宁,“携手”一句生动描绘出两人情意相投、难舍难分的缠绵情态。仅一个“花下”与“深夜”交织的画面,便将词人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遥远的过去。“水堂”“垂帘”“携手”“暗相期”等细节,尽显两人亲密无间、爱意绵绵的甜蜜回忆。往昔欢情描绘得越是浓烈,当下心境便愈发显得凄凉。这种不直抒悲愁,却让悲愁愈发浓郁的写法,正是“以乐景衬悲情”的精妙艺术手法。下片满含无尽惆怅,道尽离别之愁。“晓莺”与“花下”相呼应,“残月”承接“深夜”,“相见更无因”与前文“携手暗相期”紧密关联,句句衔接自然,层层递进。结尾三句情景交融,以情为主。“晓莺残月”的景象营造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自“从此”以下,描绘出别后情景:两人天各一方,音信全无,再无相见之期。
4. 作品点评
第一首作品运用花影、月色、流水等意象,结合夜色的烘托,营造出佳人身姿绰约朦胧的美感,整体色调显得幽静淡雅。第二首作品则用浓重笔触,从初见时的惊为天人起笔,层层渲染铺陈,最终引出离别后的眷恋与惆怅。两首词都通过“见无期”“画堂空”信难通等充满无奈之感的词句,表达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继的深沉悲哀,将词人真实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展现出其特有的情感特质。
# 韦端己思旧姬作《荷叶杯》词云“绝代佳人难得。……”又“记得那年花下。”又《小重山》词云“一闭昭阳春又春。……”流传人富,姬闻之,不食死。
清王奕清《历代词话》卷三引《尧山堂外纪》
# 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擅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辞,强夺之。庄追念悒怏,每寄之吟咏,《荷叶杯》《小重山》《谒金门》谙篇皆为是姬作也。其词情意凄婉,人相传诵,姬后闻之,不食而卒。
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
# 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所赋《荷叶杯》,真能据摽擗之忧,发踟蹰之爱。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
# “不忍更思惟”五字,凄然欲绝!姬独何心。能匆断肠耶?
清陈廷焯《词则·别谓集》卷一
# 情景逼真,自与寻常艳语不同。
明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
# 《荷叶杯》二阕,语淡而悲,不堪多读。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郑文焯云:钟仲伟云“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于韦词益谅其言。《蔷庐词话》云:语淡而悲。
清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卷二
# 《浣花集》悼念亡姬之作甚多,《荷叶杯》《小重山》当属同类。杨湜宋人,纪宋事且多错忤,其言不足据为典要。既如此,词第二首纯为追念所欢之词,亦不似章台柳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足抵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一阕。
清李冰若《栩庄漫记》
上一篇:唐·杜甫《君不见,简苏徯》
下一篇:唐·王毂《刺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