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ēi
ér
shǒu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2
jué
dài
jiā
rén
nán
qīng
guó
huā
xià
jiàn
shuāng
chóu
dài
yuǎn
shān
méi
rěn
gèng
wéi
xián
yǎn
cuì
píng
jīn
fèng
cán
mèng
luó
huà
táng
kōng
tiān
xìn
nán
tōng
chóu
chàng
jiù
fáng
lóng
de
nián
huā
xià
shēn
chū
shí
xiè
niáng
shí
shuǐ
táng
西
miàn
huà
lián
chuí
xié
shǒu
àn
xiāng
chóu
chàng
xiǎo
yīng
cán
yuè
xiāng
bié
cóng
yīn
chén
jīn
shì
xiāng
rén
xiāng
jiàn
gèng
yīn

译文

难得一见的绝世佳人,倾国倾城的美貌让人心醉,只可惜没有机会再与她花丛之中约会。想起她那双含愁的远山眉,别离的痛楚让他不忍再想。闲来无事,掩上装饰有金凤图案的画屏,儿残梦中惊醒,只留得罗幕低垂、画堂屋空。上天不让人相会,书信也不愿相通,看着这旧时的房栊在,怎能不让人满怀惆怅。记得那年花下,夜晚,我与谢娘初次相遇。临近水池的堂屋西面画帘低垂,我们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分别后,从此音信断绝。如今都是各在他乡,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逐句剖析

"绝代佳人难得":难得一见的绝世佳人,

# 绝代佳人:当代独一无二的美人。这里指当年花下相见的女子。

"倾国":倾国倾城的美貌让人心醉,

# 倾国:形容女子容貌绝美,使国人为之倾倒。《古诗源》选李延年歌一首:“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花下见无期":只可惜没有机会再与她花丛之中约会。

"一双愁黛远山眉":想起她那双含愁的远山眉,

# 远山眉:形容女子秀丽之眉。晋葛洪《两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美蓉。”,愁黛:犹愁眉。唐吴融《玉女庙》诗“愁黛不开山浅浅,离心长在草萋萋。”带愁绪的眉毛。画眉用黛色,称“眉黛”。白居易《新柳》诗:“须教碧玉羞眉黛。”

"不忍更思惟":别离的痛楚让他不忍再想。

# 思惟:思量,思念。

"闲掩翠屏金凤":闲来无事,掩上装饰有金凤图案的画屏,

# 翠屏金凤:指饰有金风凰图案的屏风。

"残梦":儿残梦中惊醒,

"罗幕画堂空":只留得罗幕低垂、画堂屋空。

"碧天无路信难通":上天不让人相会,书信也不愿相通,

"惆怅旧房栊":看着这旧时的房栊在,怎能不让人满怀惆怅。

# 房栊:泛指房屋。《文选》载张协《杂诗》之一:“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李周翰注:“栊亦房之通称。”

"记得那年花下":记得那年花下,

"深夜":夜晚,

"初识谢娘时":我与谢娘初次相遇。

# 谢娘:晋王凝之妻谢道韫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水堂西面画帘垂":临近水池的堂屋西面画帘低垂,

# 水堂:临近水池的堂屋。

"携手暗相期":我们携手暗自约定相会的日期。

# 相期:相约会。

"惆怅晓莺残月":不知不觉残月将尽,清晨的莺语已经响起。

# 残月:谓将落的月亮。

"相别":分别后,

"从此隔音尘":从此音信断绝。

# 音尘:消息。隔音尘,即音信断绝。

"如今俱是异乡人":如今都是各在他乡,

"相见更无因":想见面恐怕更没有机会了。

# 无因:无所凭借,没有机缘。南朝宋谢惠连《雪赋》:“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因,缘由,这里指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荷叶杯二首》是晚唐诗人韦庄创作的联章词作品。第一首作品以深情怀念笔触,追忆佳人卓绝姿容,通过对“倾国倾城”之美的刻画,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痛。全篇以“人去楼空”的情感主线贯穿,构建出绵长深远的叹惋意境。第二首作品聚焦初遇场景,细腻摹写与佳人邂逅时一见倾心的悸动心境,继而转入离别后痛彻心扉的相思煎熬。词人借时空跳跃的叙事手法,完成从美好追忆到现实孤寂的情感嬗变过程。这两首词真挚纯朴,情意凄婉,意境奇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韦庄担任王建幕府的记室参军。王建即位后,垂涎韦庄有一容貌出众、能歌善舞且擅长诗文的爱姬。这位荒淫好色的皇帝,竟假托教习宫中妃嫔作词之名,强行索要韦庄的爱姬进宫。韦庄因爱姬被夺而日夜思念,于是创作了这组《荷叶杯》词以寄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闺怨词。两首词借助“见无期”“画堂空”“信难通”等充满无奈的感慨,抒发了旧情难再、人事全非的深切悲怆,将词人亲身经历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展现出独属于韦庄的个人化情感特质。

2.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水堂”“垂帘”“携手”“暗相期”等细节,尽显两人亲密无间、爱意绵绵的甜蜜回忆。往昔欢情描绘得越是浓烈,当下心境便愈发显得凄凉。这种不直抒悲愁,却让悲愁愈发浓郁的写法,正是“以乐景衬悲情”的精妙艺术手法。

3. 分段赏析

第一首:上片起始三句“绝代佳人难得,倾国。花下见无期”,以质朴文辞道尽人生憾事,其直击人心处尤见真情流露。开篇“绝代佳人难得”虽似平实感叹,却暗合汉代李延年《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意境精髓,形成跨越时空的唱和。次句“倾国”二字独立成节,既是对首句的复沓呼应,更如暮鼓晨钟叩击心扉,令人顿生魂牵梦萦之感。转笔至“花下见无期”,方知前两句皆是虚妄奢望,此处化用白居易“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简简吟》)之理,以“花下”点染往昔缱绻,在平淡语调中酿出锥心苦涩。复以“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作结,不仅勾勒出伊人眉宇间化不开的忧悒,更暗含《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遗韵,在追忆与克制间形成巨大张力。下片转入故地重游的物是人非。“翠屏金凤闲掩”、“罗幕画堂空悬”的组合,恰似李煜“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的寂寥境况,在华美陈设的铺陈中愈显空荡。所谓“残梦”实为《长恨歌》“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具象呈现,而“碧天无路信难通”既承古诗“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饮马长城窟行》)的牵挂余韵,更以“惆怅旧房栊”作结,将空间叙事推向高潮——此处化用温庭筠“过尽千帆皆不是”(《望江南》)的怅惘笔法,借由旧日居所的角角落落,将绵延不绝的思念具象为可触可感的物象,在空间纵深中拓展出无限余味。第二首:此词上片用语通俗明快,却蕴含着炽热甜蜜的爱情记忆。“记得”二字如线索贯穿,串联起往昔的甜蜜时刻。“深夜”点明幽会时间,“水堂西面”的“花下”则是约会场所。“画帘垂”烘托出深夜的静谧安宁,“携手”一句生动描绘出两人情意相投、难舍难分的缠绵情态。仅一个“花下”与“深夜”交织的画面,便将词人的思绪瞬间拉回到遥远的过去。“水堂”“垂帘”“携手”“暗相期”等细节,尽显两人亲密无间、爱意绵绵的甜蜜回忆。往昔欢情描绘得越是浓烈,当下心境便愈发显得凄凉。这种不直抒悲愁,却让悲愁愈发浓郁的写法,正是“以乐景衬悲情”的精妙艺术手法。下片满含无尽惆怅,道尽离别之愁。“晓莺”与“花下”相呼应,“残月”承接“深夜”,“相见更无因”与前文“携手暗相期”紧密关联,句句衔接自然,层层递进。结尾三句情景交融,以情为主。“晓莺残月”的景象营造出离别时的凄清氛围。自“从此”以下,描绘出别后情景:两人天各一方,音信全无,再无相见之期。

4. 作品点评

第一首作品运用花影、月色、流水等意象,结合夜色的烘托,营造出佳人身姿绰约朦胧的美感,整体色调显得幽静淡雅。第二首作品则用浓重笔触,从初见时的惊为天人起笔,层层渲染铺陈,最终引出离别后的眷恋与惆怅。两首词都通过“见无期”“画堂空”信难通等充满无奈之感的词句,表达了物是人非、旧情难继的深沉悲哀,将词人真实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展现出其特有的情感特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韦端己思旧姬作《荷叶杯》词云“绝代佳人难得。……”又“记得那年花下。”又《小重山》词云“一闭昭阳春又春。……”流传人富,姬闻之,不食死。

清王奕清《历代词话》卷三引《尧山堂外纪》

# 庄有宠人,资质艳丽,兼擅词翰,建闻之,托以教内人为辞,强夺之。庄追念悒怏,每寄之吟咏,《荷叶杯》《小重山》《谒金门》谙篇皆为是姬作也。其词情意凄婉,人相传诵,姬后闻之,不食而卒。

清叶申芗《本事词》卷上

# 韦相清空善转,殆与温尉异曲同工。所赋《荷叶杯》,真能据摽擗之忧,发踟蹰之爱。

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

# “不忍更思惟”五字,凄然欲绝!姬独何心。能匆断肠耶?

清陈廷焯《词则·别谓集》卷一

# 情景逼真,自与寻常艳语不同。

明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

# 《荷叶杯》二阕,语淡而悲,不堪多读。

清许昂霄《词综偶评》

# 郑文焯云:钟仲伟云“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于韦词益谅其言。《蔷庐词话》云:语淡而悲。

清李冰若《花间集评注》卷二

# 《浣花集》悼念亡姬之作甚多,《荷叶杯》《小重山》当属同类。杨湜宋人,纪宋事且多错忤,其言不足据为典要。既如此,词第二首纯为追念所欢之词,亦不似章台柳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足抵柳屯田“杨柳岸、晓风残月”一阕。

清李冰若《栩庄漫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君不见,简苏徯》

下一篇:唐·王毂《刺桐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