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éng
yáng
kāi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shào
shì
huáng
lài
shì
ēn
shēn
zuò
zhōng
hèng
jiā
cáng
wáng
mìng
ér
zhāo
chí
chū
qiè
dōng
lín
gǎn
zài
bái
chí
shān
fēng
xuě
cháng
yáng
liè
shí
dōu
shí
yǐn
jiǔ
wán
chī
huáng
shēng
xiān
qiáo
cuì
bèi
rén
shū
shì
wǎn
xué
shī
liǎng
shǐ
shōu
nán
gōng
miù
jiàn
tuī
fēi
cái
guǒ
róng
chū
shǒu
qióng
féng
yáng
kāi
lùn
jiù
chuí
zuò
yóu
shí
wéi
yǒu
rén
zhī

译文

我年少时候服侍明皇,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司隶校尉不敢逮捕我,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骊山上的风雪之夜,皇帝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都跟随侍卫。那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识,只会饮酒放浪,顽钝而痴呆。自从玄宗皇帝死后,我就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虽然再要改行读书已经太晚了,但也只好提笔来学做诗。作诗有了些成就被两府所收留,甚至推举到尚书省做官。没有才干果然不能容留,被外遣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忽然遇到老朋友杨开府,谈起旧事不禁感慨流下了眼泪。满座的客人哪里会知道这些事,知道这些事的只有故人了。

逐句剖析

"少事武皇帝":我年少时候服侍明皇,

# 武皇帝:唐代诗人常用汉武帝来代指唐玄宗,故称武皇帝。另有一说,认为玄宗曾六受尊号,其中“神武”尊号始终沿用,“武”即“神武”尊号的省称。

"无赖恃恩私":倚仗皇帝的恩私成为一个无赖子弟。

# 恩私:恩宠。

"身作里中横":本人是里巷中横行不法的人,

# 横:蛮横不法的人。,里:乡里。

"家藏亡命儿":家里窝藏的都是些亡命之徒。

# 亡命儿:因犯法而逃亡的人。

"朝持樗蒲局":早晨就捧着赌具和人家赌博,

# 局:这里指摆设赌具用的木板。,樗蒲:古代一种游戏,像后代的掷色子。,持:一作蘖,一作拆

"暮窃东邻姬":夜里还去和东邻的姑娘偷情。

"司隶不敢捕":司隶校尉不敢逮捕我,

# 司隶:司隶校尉,负责京师治安的官员。

"立在白玉墀":因为我天天在皇帝的白玉阶前站班。

# 白玉墀:指宫廷的台阶。,立:一作登。

"骊山风雪夜":骊山上的风雪之夜,

"长杨羽猎时":皇帝长杨宫打猎的时候我都跟随侍卫。

# 长杨:汉宫名,以广植垂杨而得名。故址在今陕西周至东南。羽猎:指皇帝出猎时,卫士负箭跟从。

"一字都不识":那时候我是一个字都不识,

"饮酒肆顽痴":只会饮酒放浪,顽钝而痴呆。

"武皇升仙去":自从玄宗皇帝死后,

# 升仙:婉言帝王之死。

"憔悴被人欺":我就失去了靠山,落魄得被人欺侮。

"读书事已晚":虽然再要改行读书已经太晚了,

"把笔学题诗":但也只好提笔来学做诗。

"两府始收迹":作诗有了些成就被两府所收留,

# 收迹:收敛行为。,两府:指诗人曾任洛阳丞(为河南府属官)及后为京兆府功曹参军并为高陵宰、鄠县令(高陵与鄠县均京兆府属县)之事。

"南宫谬见推":甚至推举到尚书省做官。

# 见推:被推荐任用。,谬:谦词。,南宫:指尚书省,韦应物建中二年为尚书省比部员外郎。

"非才果不容":没有才干果然不能容留,

"出守抚茕嫠":被外遣做安抚孤儿寡妇的地方官。

# 茕嫠:一作惸嫠。惸是无兄弟者,嫠是无夫者,泛指孤苦无依的人。,出守:指出任州刺史。汉代郡的长官称太守,故汉人以出京去做太守为出守。唐代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故唐人也沿用这个名词。

"忽逢杨开府":忽然遇到老朋友杨开府,

"论旧涕俱垂":谈起旧事不禁感慨流下了眼泪。

"坐客何由识":满座的客人哪里会知道这些事,

"惟有故人知":知道这些事的只有故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逢杨开府》是唐代韦应物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十二句回忆年少时依仗皇恩、横行乡里的往事,描绘出一个放荡不羁的少年形象;中间八句叙述玄宗去世后,诗人转而读书求仕的人生转变;末四句写与故人杨开府重逢时的感慨。全诗以平实的笔调铺陈往事,在看似直白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变化,结构分明而层次井然。诗人不避讳年少时的荒唐行径,也坦然面对仕途的坎坷,展现出真诚的自省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作于建中四年(783)夏,诗人赴任滁州刺史途中。他在路上偶遇一位姓杨的故友,二人对彼此年少时的经历均十分熟悉。诗人有感而发,追忆往昔,遂写下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自述感怀诗。诗中先以生动细节回忆年少时横行乡里、纵情声色的荒唐岁月,再写中年折节读书、宦海浮沉的经历,最后在与故人重逢的感慨中,流露出对人生变迁的深切体悟。

2. 写作手法

铺陈:“少事武皇帝”至“饮酒肆顽痴”十二句极尽铺叙少年时期的放荡行径,通过赌博、藏匿亡命之徒等细节的堆砌,生动塑造了一个恃宠而骄的无赖形象。对比:前十二句写少年横行与后八句述中年折节形成鲜明对比,以“武皇升仙去”为转折,突显诗人从“无赖”到“读书题诗”的人生巨变,强化了命运无常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诗的前十二句“少事武皇帝”至“饮酒肆顽痴”,以直白笔触追忆了年少时的放浪形骸。韦应物十五岁时便入宫担任三卫郎,在玄宗身边侍奉近六载。他在另一首诗《燕李录事》中写道“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烟上赤墀”,正是这段经历的写照。诗中坦承,少年时仰仗皇恩庇护,行事颇为放纵。不仅常在街市横行霸道,家中更收留了不少亡命之徒。白日里沉迷赌博,入夜后便与邻家女子私会,即便是负责京城治安的官吏也拿他无可奈何。每逢玄宗冬日驾临骊山温泉,或是外出围猎之时,他都随侍在侧。这般备受宠信,使得少年韦应物愈发骄纵任性,终日只知饮酒作乐,连最简单的文字都不曾识得。从“武皇升仙去”到“出守抚茕嫠”这八句,道出了诗人在玄宗驾崩后的人生转变。原本那个任性妄为的少年,随着靠山的离去,再也无法倚仗皇恩庇护。为了谋求出路,这个昔日的纨绔子弟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埋头苦读。令人意外的是,在诗中自称“谬见推”的他,竟因文才受到赏识,得以入仕为官。但好景不长,终究还是难以在朝中立足,被外放为地方官。诗中“非才”二字看似自谦,实则暗含无奈。这次外调,很可能是受到同僚的排挤所致,并非出于他的本意。诗的最后四句“忽逢杨开府”至“惟有故人知”,以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与故人重逢时的万千感慨。在久别多年之后,诗人与杨开府不期而遇,两人相对而坐,追忆往昔种种,不禁感慨万千。那些年少轻狂的往事,那些宦海沉浮的经历,如今说来都化作了一声声叹息。座中其他宾客或许不解其中滋味,唯有这位相识多年的老友,才能真正懂得诗人这些年来经历的酸甜苦辣。这四句看似简单的叙述,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将全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4. 作品点评

此诗与《温泉行》同为韦应物自述生平之作。他本可将年少轻狂之事写得风流浪漫(千金一掷的豪赌,与佳人的幽会),或极尽荣光(雪夜护驾“武皇帝”的殊荣,长杨围猎的英姿)。然而诗人却自揭其短,坦陈少时为非作歹、横行乡里的恶少行径,甚至自嘲目不识丁的愚钝,对过往作了深刻忏悔。这与人们熟知的古淡高雅的韦应物形象大相径庭,初读难免觉得“不类苏州平生”。但恰是这种自我剖析的勇气,展现了其诗作在恬淡之外的另一种价值——兼具自省精神与“诗史”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写得奇怪,队仗逼真。旧见诗话,至以为不类苏州平生,不知其沉着转换,正在“武皇升仙”起兴,能令读者坠泪。又曰:收拾惨怆,自不在多。

宋刘辰翁《韦孟全集》

# 初,公豪纵不羁,晚岁逢杨开府,赠诗言事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足见古人真率之妙也。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 缕缕如不自惜,写得侠气动荡,见者偏怜(“家藏”句下)。

明高棅《唐诗品汇》

# 陶、韦之言,潇洒物外,若与世事复相左者。然陶之壮志不能酬,发之于《咏荆轲》;韦之壮迹不能掩,纪之于《逢杨开府》。

明王世贞《章给事诗集序》

# 韦诗五百七十馀篇,多安分语,无一诗干进。且志切忧勤,往往自溢于宴游赠答间,而淫荡之思、丽情之句,亦无有焉。至若“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等句,乃建中初遇故人,凄然而论旧,自道其盛时气概,于今为可悲耳。……以恒情论之,少年无赖作横之事,有忸怩不欲为他人道者,而韦不讳言之,且历历为著于篇,可谓不自文其过之君子矣。

清乔亿《剑溪说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寄当涂赵少府炎》

下一篇:唐·杜甫《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