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ǒu
chéng
zhèng
xiān
bèi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tíng
tíng
yǎn
zhuāng
huà
qún
shuāng
fèng
jīn
xiāng
西
jīng
cái
páng
kàn
shì
qiáo
jiā
yǎo
niáng

译文

她默默不语,身姿挺拔,化着淡雅的妆容,身上穿着绣有双凤图案的彩裙,还散发着郁金香般的芬芳。西京的才子在一旁仔细观看。怎么能比得上乔家那位窈窕的姑娘。

逐句剖析

"不语亭亭俨薄妆":她默默不语,身姿挺拔,化着淡雅的妆容,

"画裙双凤郁金香":身上穿着绣有双凤图案的彩裙,还散发着郁金香般的芬芳。

"西京才子旁看取":西京的才子在一旁仔细观看。

"何似乔家那窈娘":怎么能比得上乔家那位窈窕的姑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偶呈郑先辈》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一位女子的形象,并借此与郑先辈交流。前两句“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描绘出女子亭亭玉立,淡施薄妆,身着绣有双凤、散发郁金香香气画裙的模样,展现其优雅美丽。后两句“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运用“乔家那窈娘”的典故,将眼前女子与典故中的人物相比,邀请郑先辈评判。全诗运用白描和用典的手法,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对女子形象的刻画,营造出一种含蓄的美感,在对女子的品评中展现出生活情趣与文人雅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人物描写:前两句“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运用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不语亭亭”描绘出女子安静而立的姿态,“俨薄妆”体现出她淡雅的妆容,“画裙双凤郁金香”则细致刻画了女子穿着带有双凤图案且散发郁金香般韵味的裙子,生动展现出女子的形象。用典:末句“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引用“乔家那窈娘”的典故,通过让西京才子将眼前女子与典故中的窈娘作比,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引发读者联想,含蓄地表达出对女子美貌的赞赏。对比:将眼前女子与“乔家那窈娘”进行对比,以突出眼前女子的风姿,让读者在对比中更能感受到女子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2. 分段赏析

《偶呈郑先辈》第一句“不语亭亭俨薄妆”,“不语”“亭亭”生动地刻画出女子安静且身姿挺拔的形象,“俨薄妆”描绘出女子化着淡妆的素雅模样,语言简洁却细腻地勾勒出女子的外在神态,展现出一种含蓄内敛之美。第二句“画裙双凤郁金香”,“画裙”“双凤”“郁金香”从服饰细节入手,描绘出女子裙子上的精美图案以及散发的香气,丰富了女子的形象,暗示其身份与品味,同时也增添了诗歌的美感和浪漫氛围。第三句“西京才子旁看取”,点明了观看女子的对象是西京才子,“旁看取”描述出才子从旁注视的状态,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想象。第四句“何似乔家那窈娘”,运用“乔家那窈娘”的典故,将眼前的女子与传说中的窈娘作比较,以反问的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含蓄地赞美了女子的美貌与气质,也为诗歌增添了文化底蕴,委婉地传达出诗人对女子的欣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陆畅《山出云》

下一篇:唐·李商隐《屏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