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马上郎":风度翩翩的马上郎君,
"执简佩银章":手持简牍,身佩银印。
"西向洛阳归鄠杜":向西朝着洛阳,回归鄠杜之地,
"回头结念莲花府":回头挂念着莲花府。
"朝辞芳草万岁街":早晨告别芳草萋萋的万岁街,
"暮宿春山一泉坞":傍晚投宿在春山中的一处有清泉的山坞。
"青青树色傍行衣":青葱的树色伴着行人的衣衫,
"乳燕流莺相间飞":乳燕和流莺相互间杂着飞翔。
"远过三峰临八水":远远地越过三峰,临近八水,
"幽寻佳赏偏如此":幽静地探寻美景,情趣偏偏如此独特。
"残花片片细柳风":残花一片片,伴着细细的柳风飘落,
"落日疏钟小槐雨":落日时分,传来稀疏的钟声,伴着小槐树间飘洒的雨滴。
"相思掩泣复何如":相思之情涌起,掩面哭泣又能怎样呢,
"公子门前人渐疏":公子门前的人渐渐稀少。
"幸有心期当小暑":幸好心中期待着小暑时节,
"葛衣纱帽望回车":身着葛衣,头戴纱帽,盼望着他乘车归来。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其诗工整清丽,注意辞藻和技巧,多为流连光景和唱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高仲武评其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此外,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韩翃与其妾柳氏在战乱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代表作品有《寒食》《送故人归鲁》,著有《韩君平诗集》。
1. 分段赏析
“翩翩马上郎,执简佩银章”:“翩翩”形容王侍御风度翩翩、潇洒自如。“马上郎”点明其骑马远行的形象。“执简佩银章”则表明他身负官职,手持简牍,身佩银印,展现出其官员的身份和威严。这两句诗通过对王侍御形象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庄重而又不失潇洒的基调。“西向洛阳归鄠杜,回头结念莲花府”:“西向洛阳归鄠杜”点明了王侍御的行程,他向西朝着洛阳,最终回归鄠杜之地。“回头结念莲花府”则表现出他在离开时,回头挂念着曾经任职的幕府(“莲花府”指幕府),体现出他对过去经历的留恋和不舍。“朝辞芳草万岁街,暮宿春山一泉坞”:“朝辞芳草万岁街”描写了早晨告别长安城中芳草萋萋的万岁街,展现出离别的场景。“暮宿春山一泉坞”则描绘了傍晚投宿在春山中一处有清泉的山坞,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和地点的描写,展现了王侍御行程的遥远和路途的艰辛。“青青树色傍行衣,乳燕流莺相间飞。远过三峰临八水,幽寻佳赏偏如此”:“青青树色傍行衣”描绘了青葱的树色伴随着行人的衣衫,展现出春山的生机勃勃。“乳燕流莺相间飞”则描写了乳燕和流莺相互间杂着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感。“远过三峰临八水”点明了王侍御远行的路线,他远远地越过三峰,临近八水(“三峰”“八水”泛指长安附近的山水胜景)。“幽寻佳赏偏如此”则表达了他对沿途美景的独特欣赏,体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残花片片细柳风,落日疏钟小槐雨”:“残花片片细柳风”描绘了残花在细细的柳风中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美、伤感的氛围。“落日疏钟小槐雨”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落日时分,传来稀疏的钟声,伴着小槐树间飘洒的雨滴,使整个画面更加清幽、静谧。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之情。“相思掩泣复何如,公子门前人渐疏”:“相思掩泣复何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他掩面哭泣,却又无可奈何。“公子门前人渐疏”则暗示王侍御离开后,其门庭逐渐冷落,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离去后的寂寥和冷清。“幸有心期当小暑,葛衣纱帽望回车”:“幸有心期当小暑”表明诗人心中期待着在小暑时节与友人重逢。“葛衣纱帽望回车”则描绘了诗人身着葛衣,头戴纱帽,盼望着友人乘车归来的情景,体现出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急切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
上一篇:唐·许浑《紫藤》
下一篇:唐·孟郊《答姚怤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