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shào
nián
xíng

朝代:唐作者:韩翃浏览量:2
qiān
diǎn
lán
bān
cōng
qīng
jié
wěi
xiù
chán
zōng
míng
biān
wǎn
chū
zhāng
tái
chūn
yáng
liǔ
fēng

译文

一匹毛色斑斓的骏马,身上装饰精美,犹如美玉般熠熠生辉,青丝缰绳末端系着锦绣缠绕的马鬃。挥响马鞭,傍晚时驰出章台街巷,片片春衣随风飘动,与杨柳春风共舞。

逐句剖析

"千点斓斑玉勒骢":一匹毛色斑斓的骏马,身上装饰精美,犹如美玉般熠熠生辉,

# 玉勒骢:玉勒,一作喷玉。喷:喷洒在。玉骢:指玉骢马,青白色偏重白色的骏马。玉骢马身上再加斑点即玉花骢。正是诗中的描述。骢,青白杂毛的马。今名菊花青马。古代名马中有碧骢驹、玉骢马、玉花骢等。泛指骏马。,斓斑:条纹和斑点。色不纯也。色彩错杂鲜明貌。斓,平行的系列条纹。斑马身上的文章就是典型的“斓”。斑:一作斒,古同“斑”,斑点。斒斓,斑斓。斑点和条纹。色彩灿烂绚丽,多姿多彩貌。,千点:一千个小点的。点,量词,用于小的或少的。

"青丝结尾绣缠鬃":青丝缰绳末端系着锦绣缠绕的马鬃。

# 绣缠鬃:刺绣(的罗巾)缠裹马鬃。,结尾:结扎捆绑马尾。,青丝:黑色丝线。

"鸣鞭晚出章台路":挥响马鞭,傍晚时驰出章台街巷,

# 章台路:章台,台名。秦昭王曾于咸阳造章台,台前有街,故称章台街或章台路,其地繁华,妓馆林立,后人因以章台代指妓女聚居之地。章:一作铜。,晚出:夜晚出去(到)。晚:一作晓。,鸣鞭:鸣响马鞭。鸣:一作挥。

"叶叶春衣杨柳风":片片春衣随风飘动,与杨柳春风共舞。

# 杨柳风:杨柳枝上的和风。杨柳喻思念的。风,风情也。,春衣:春天依靠。春眠依栖(在)。衣:一作依,又作随。,叶叶:每个树叶。谐音夜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少年行》是唐代韩翃所作,以章台游冶为背景,通过“斓斒玉骢”“青丝绣缠”等华美马饰的铺陈、“鸣鞭晚出”的动态特写,勾画贵族少年策马春游的鲜活跃动图。全诗四句凝练递进:前两句状物(骏马装饰之奢丽),后两句绘人(少年纵马之张扬),借色彩斑斓的物象与衣袂舞风的场景,以工笔细描手法浓缩盛唐贵族子弟的青春豪情与奢逸风貌,语言工丽轻盈,意境飞扬流动,是唐朝贵族子弟风貌的生动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其诗工整清丽,注意辞藻和技巧,多为流连光景和唱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高仲武评其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此外,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韩翃与其妾柳氏在战乱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代表作品有《寒食》《送故人归鲁》,著有《韩君平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千点斓斑玉勒骢”‌,此句以夸张笔法渲染骢马华美的装饰与矫健的体态,暗喻少年意气如虹的英武气质。“青丝结尾绣缠鬃”‌,诗人以工笔细描马的缰绳与鬃毛装饰,侧面烘托少年身份显赫,展现唐代贵族游猎文化的奢靡风尚。“鸣鞭晚出章台路”‌,此句以声景交融的笔触,刻画出少年黄昏时分纵马出行的张扬姿态,暗含对自由不羁的少年心性的礼赞。‌“叶叶春衣杨柳风”‌,末句将少年的春衣与风中杨柳并置,以衣袂翻飞、柳丝轻扬的视觉意象,营造出人景相谐的流动美感,赋予全诗轻盈灵动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蚕谷行》

下一篇:唐·贾岛《对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