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ī
jiāng
níng

朝代:唐作者:韩翃浏览量:1
chūn
liú
sòng
yīng
shē
nán
zhōu
jiàn
liǔ
huā
zhū
què
qiáo
biān
kàn
huái
shuǐ
xiàng
wèn
wáng
jiā
qiān
wàn
jǐng
duō
shì
kāi
mén
xiàng
shān
cuì
chǔ
yún
zhāo
xià
shí
tóu
chéng
jiāng
yàn
shuāng
fēi
guān
shì
fēng
liú
shèn
qīn
xiāng
féng
jiā
shǎng
yīng
xīn
cóng
lái
kuā
yáng
lào
yǒu
chún
gēng
wèi
rén

译文

春江流水,你载着友人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友人你乘舟南下,途径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城里乡下皆无多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人,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人。

逐句剖析

"春流送客不应赊":春江流水,你载着友人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

# 赊:延缓。,春流:即春天的水流。

"南入徐州见柳花":友人你乘舟南下,途径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

# 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朱雀桥边看淮水":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

# 淮水:水名,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多在其附近。

"乌衣巷里问王家":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

# 王家:即王导家。,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

"千闾万井无多事":城里乡下皆无多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

# 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

"辟户开门向山翠":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

# 石头城:古城名,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江燕双飞瓦棺寺":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

# 瓦棺寺:亦名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吴士风流甚可亲":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人,

# 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人为吴士。

"相逢嘉赏日应新":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

# 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此:一作“北”。

"自有莼羹味可人":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人。

# 味可人:一作“定却人”。,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客之江宁》为唐代诗人韩翃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收录于《全唐诗》之中。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送客前往江宁的场景。开篇部分,诗人精心勾勒出送行的时节,同时细致地描绘出客人途经的路线。紧接着,诗人的笔锋一转,将视线聚焦于江宁这片土地上。他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导游,向友人细细介绍着江宁的名胜古迹、秀丽山川的迷人景色,以及当地独特的风土人情。不仅如此,诗人还满含期许地描绘友人在江宁任职后,定能政绩清明,造福一方。这些描述之中,既包含着对友人赴任的劝慰之意,又在字里行间暗自赞叹友人的高雅气质。从诗歌整体来看,全诗用词丰富,语句繁富,尽显诗歌语言的魅力。然而,若从内容深度而言,却略显空疏,整体风格上更像是一首应酬之作,缺少那种对生活、对情感更为深刻、更为细腻的挖掘与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其诗工整清丽,注意辞藻和技巧,多为流连光景和唱酬赠送别之作,《寒食》诗较有名。高仲武评其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此外,许尧佐作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韩翃与其妾柳氏在战乱中悲欢离合的故事。代表作品有《寒食》《送故人归鲁》,著有《韩君平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为友人送别的情景,介绍了送行的时节,以及客人前往江宁途中所经路线。诗中还展现了江宁的名胜古迹、山川景色、风土人情,营造出一种既充满对友人远行牵挂,又带着对友人到任后美好期许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烘托:“江燕双飞瓦棺寺”,燕子双飞,莺歌燕舞,一派大好风景,烘托着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3. 分段赏析

此诗开篇点明送别时节,以及客人南下途中所经之地。古时折柳送别之俗盛行,诗人特意提及柳花,与“送客”之题紧密相扣。春江水流,仿佛也在护送友人踏上旅程,由此不难想象友人赴任时那如沐春风、志得意满之态。诗中提及朱雀桥、乌衣巷,二者皆为江宁之名胜,向来为文人墨客所钟情,留下诸多诗篇佳作。诗人此处着意书写这些名胜古迹,正是为了紧扣“之江宁”赴任这一主题。描述友人在江宁“看淮水”“问王家”,生动地勾勒出友人初到江宁时的悠闲与得意神情。中间四句,着重描绘江宁的山川景色。城中乡野一片祥和,皆无纷扰之事,这从侧面展现出江宁百姓安居乐业、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与上文友人“看淮水”“问王家”时那份从容惬意相互呼应,相得益彰。江宁百姓的居所,无论是门户紧闭,还是欣然开启,皆与青山相对,一个个皆字,凸显青山之多,满眼皆是翠色。诗人还特意着一“翠”字,将青山的葱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朝霞满天,一个下字,赋予静态的红霞以动态之感,仿佛那绚丽的霞光正从天际倾洒而下。天空中燕子成双翩飞,黄莺欢快啼鸣,一派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致,烘托出江宁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恬淡闲适。最后四句,着重刻画友人交往之人的高雅品质,以此映衬友人的雅洁高逸。“日应新”既体现出诗人与吴地贤士相逢时的美好情谊与惬意感受,又巧妙地暗喻友人到任之后必定能让吴地每天都有新的气象,政绩卓著、清明廉正。友人此番南下赴任,诗人于结尾处贴心劝慰,无需担忧水土不服。在他看来,江宁鲜美的莼羹远比中原的羊酪更令人回味,友人尽可放心前往,安心赴任,开启新的征程。

4. 作品点评

韩翃的这首《送客之江宁》全篇内容丰赡,语言呈现出繁复的特点。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这样评价韩翃的诗:“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还指出:“比兴深于刘长卿,筋节成于皇甫冉。”意思是韩翃的诗作意蕴较为深沉隐晦,风格刚健有力。这样的评价放在此诗上,也颇为契合。然而,这首诗也存在明显不足。其内容空洞浅薄,更多是在形式上下功夫,缺乏源自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终究只是一首用于应酬场合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下一篇:唐·章孝标《宫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