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朝代:唐作者:元稹浏览量:2
jiē
lǎo
hǎi
ruán
西
tiān
xià
fēng
guāng
shǔ
kuài
líng
fàn
qiáo
qián
bǎi
jìng
shí
fān
shān
yān
yún
bīng
xiāo
tián
zhuī
duǎn
chūn
zhī
tiáo
liǔ
yǎn
ān
rén
shēng
fēi
lái
xiāng
bàn
zuì

译文

莫要叹息在东海之滨虚度年华,天下最美的风景当属会稽。灵氾桥前湖面如百里明镜,石帆山脚溪流环绕五色云霞。冰雪消融,田间芦苇冒出短小的嫩芽,春风拂过,柳枝低垂如初生的柳叶。如何能让故人生出翅膀飞来,与我共醉在这如泥的春光里。

逐句剖析

"莫嗟虚老海壖西":莫要叹息在东海之滨虚度年华,

"天下风光数会稽":天下最美的风景当属会稽。

"灵氾桥前百里镜":灵氾桥前湖面如百里明镜,

"石帆山崦五云溪":石帆山脚溪流环绕五色云霞。

"冰销田地芦锥短":冰雪消融,田间芦苇冒出短小的嫩芽,

"春入枝条柳眼低":春风拂过,柳枝低垂如初生的柳叶。

"安得故人生羽翼":如何能让故人生出翅膀飞来,

"飞来相伴醉如泥":与我共醉在这如泥的春光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乐天》是中唐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白居易的思念之情,同时描绘了会稽的美景,希望白居易能前来相聚。首联诗人以劝慰的口吻开篇,点明会稽的美景,为下文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做铺垫。颔联通过对灵氾桥和石帆山的描写,展现了会稽的山水之美,增强了诗的意境。颈联细腻地描绘了早春的景色,通过对自然细节的捕捉,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尾联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希望友人能前来相聚,使情感达到高潮。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对会稽美景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作者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北魏皇族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在诗歌领域,其与白居易同为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并称“元白”,所作乐府,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所暴露。在小说领域,《莺莺传》以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刻画,影响了后世的《西厢记》。在散文领域,元稹的制诰创作最值得关注。著作被整理为《元氏长庆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诗人开篇劝慰友人不要悲叹虚度年华,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依然可以欣赏到天下最美的风光,如会稽的美景。这种开篇的劝慰,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也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灵氾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会稽的自然风光。灵氾桥前的水面如百里明镜,石帆山下的五云溪景色宜人。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会稽的美景,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友人能够欣赏到这些美景。颈联:“冰销田地芦锥短,春入枝条柳眼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冰雪融化,田地里的芦苇变短;春天来临,柳树的枝条低垂,柳眼初绽。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尾联:“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与友人团聚的渴望。他希望友人能够生出羽翼,飞来与他相伴,一起畅饮,醉如泥。这种直白的表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也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寄昙、嵩、寂三上人》

下一篇:唐·白居易《仲夏斋戒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