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为珠履三千客":您是像珠履三千客那样的杰出人才,
# 珠履三千客:指有谋略的门客。
"我是青衿七十徒":我是如七十子那样的学子。
# 七十徒:孔子三千弟子中有七十二贤者,此指儒士。此句说自己仍在弘文馆做校书郎。,青衿:古指学子。
"礼数全优知隗始":古代以礼招贤的典故,
# 隗始:古代以礼招贤的典故。
"讨论常见念回愚":在讨论中常相见,您念及我如颜回般愚钝。
# 回愚:谓似颜回大智若愚。此句暗示诗人自己像颜回。
"黄鹤楼前春水阔":黄鹤楼前春天的江水宽阔浩渺,
"一杯还忆故人无":举起一杯酒,还会想起老朋友吗。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诗,也是一首送别诗。介绍了诗人送别友人王侍御赴夏口幕府的情景,描绘了黄鹤楼前的春日景色,体现了朋友间的情谊,营造了蕴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2. 写作手法
化用:“一杯还忆故人无”化用白居易《问刘十九》中“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句意,并非刻板挪用,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情景交融:“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以黄鹤楼前开阔的春水景色,融入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使情感表达更含蓄深沉。对偶:“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君为”对“我是”,“珠履三千客”对“青衿七十徒”,对仗工整,既突出了友人与自己的身份差异,又使诗句结构整齐,富有节奏感。用典:本诗用典突出,贴切运用大量典故,如“君为珠履三千客”句,巧用战国春申君门客的典故,典故原意是春申君门客众多且地位不凡,作者在诗中以此暗喻友人王侍御地位显赫。
3. 分段赏析
“君为珠履三千客,我是青衿七十徒。”此句运用对偶和典故,“珠履三千客”暗指友人如战国春申君门客般地位显赫,“青衿七十徒”自比孔子弟子,表身份卑微。通过对比,既恭维了友人,又体现自身特点,还暗含两人交情,语言含蓄,耐人寻味。“礼数全优知隗始,讨论常见念回愚。”“礼数全优”写受到的优厚礼遇,“知隗始”化用燕昭王礼遇郭隗典故,表对座主知遇之恩的感激;“讨论常见”记与友人探讨学问的过往,“念回愚”含自谦之意。此句回顾交往,情感真挚。“黄鹤楼前春水阔,一杯还忆故人无。”“黄鹤楼前春水阔”描绘出春日黄鹤楼前江水浩渺的开阔景象,明朗开阔;“一杯还忆故人无”化用白居易诗句,以问句收尾,将对友人的怀念融入景色中,情景交融,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本诗体现杜牧善于熔典于诗的特点,在简练语言中蕴含多层情意。黄鹤楼意象的选用反映唐代地域文化特征,尾联情景交融的手法对后世送别诗创作有借鉴意义。
上一篇:唐·雍陶《春咏》
下一篇:唐·杜牧《池州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