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ǐng
zhōu
cóng
shì
西
tíng
yàn
jiàn

朝代:唐作者:许浑浏览量:1
西
qīng
yàn
zhī
huí
jiǔ
bēi
chéng
dài
yáng
wén
jiǎo
lín
qiū
shuǐ
jiàn
lóu
tái
lán
táng
sàn
chán
yóu
zào
guì
rén
niǎo
lái
xiǎng
zhēng
chē
guò
gǒng
luò
zhōng
shuāng
rào
tán
kāi

译文

参加西湖高雅的宴会不知返回,唱一曲离别歌曲就喝美酒一杯。古城连着夕阳能听到远方鼓角,寺院面对秋水可看尽四方楼台。送行的人散去时犹听到蝉声噪,华丽游船人稀少鸟儿自行归来。本想长途驱车一路兼程去巩洛,颍州菊花已带霜绕着深潭绽开。

逐句剖析

"西湖清宴不知回":参加西湖高雅的宴会不知返回,

# 清宴:清雅的宴集。

"一曲离歌酒一杯":唱一曲离别歌曲就喝美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古城连着夕阳能听到远方鼓角,

# 带:连着,附带。

"寺临秋水见楼台":寺院面对秋水可看尽四方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送行的人散去时犹听到蝉声噪,

# 散:一作醉。,兰堂:芳沽的厅堂。

"桂楫人稀鸟自来":华丽游船人稀少鸟儿自行归来。

# 桂楫:本意为桂木船桨,此处指华丽的船。

"独想征车过巩洛":本想长途驱车一路兼程去巩洛,

# 巩洛:为巩、洛二古地名的并称.地在今河南洛阳、巩义(旧称巩县)一带。,征车过:征车:远行人乘的车。车过:一作帆去。

"此中霜菊绕潭开":颍州菊花已带霜绕着深潭绽开。

# 绕潭:一作正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是唐代诗人许浑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明西湖亭宴饮饯别的场景,人们沉浸其中,伴着离歌饮酒。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城边、寺庙周围的秋日景色,以及宴饮结束后兰堂、桂楫旁的寂寥景象,借景抒情,烘托出离别的惆怅。尾联通过想象友人经过巩洛时霜菊绕潭开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全诗语言自然蕴藉,将宴饮送别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体现了许浑诗歌善于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首联“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描绘了在西湖亭举行的一场清宴,大家沉浸其中以至于忘记了时间。伴随着一曲离别的歌曲,一杯又一杯地饮酒,营造出了一种宴饮送别时既欢乐又带有离情别绪的氛围,点明了宴饮送别的主题。颔联“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此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进行描写。城边夕阳西下,此时听到了鼓角之声,寺庙临近秋水,能清晰地看见楼台的影子。“城”“夕阳”“鼓角”“寺”“秋水”“楼台”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画面感的秋日黄昏景象,既展现了环境的优美,也为后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颈联“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写兰堂中客人已经散去,然而蝉还在不停地鸣叫;桂木船旁行人稀少,鸟儿却自由自在地飞来了。这里通过“客散”与“蝉噪”、“人稀”与“鸟来”的对比,突出了宴饮结束后环境的寂寥,进一步烘托出了离别的惆怅情绪。尾联“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诗人独自想象友人乘坐征车经过巩洛的情景,在那里,霜菊绕着水潭盛开。这一联由实转虚,通过想象友人的行程和目的地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关切,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使离别的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许浑《忆长洲》

下一篇:唐·韩琮《颍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