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óu
lín
tái
chūn

朝代:唐作者:崔湜浏览量:1
chūn
huán
shàng
lín
yuàn
huā
mǎn
luò
yáng
chéng
yuān
qīn
níng
lóng
jìng
xiǎo
hán
qíng
mèng
cán
dēng
luò
hún
àn
jīng
lián
zhāo
lóu
shàng
yíng
yíng

译文

春天又回到了上林苑,鲜花开满了洛阳城。绣着鸳鸯的被子夜里凝聚着思念,饰有龙纹的镜子清晨含着情意。回忆梦境时残灯正飘落灯花,离别的愁魂使暗夜里的马也受惊。可叹从清晨到傍晚都在思念,独在楼上,体态轻盈却满心愁绪。

逐句剖析

"春还上林苑":春天又回到了上林苑,

"花满洛阳城":鲜花开满了洛阳城。

"鸳衾夜凝思":绣着鸳鸯的被子夜里凝聚着思念,

"龙镜晓含情":饰有龙纹的镜子清晨含着情意。

"忆梦残灯落":回忆梦境时残灯正飘落灯花,

"离魂暗马惊":离别的愁魂使暗夜里的马也受惊。

"可怜朝与暮":可叹从清晨到傍晚都在思念,

"楼上独盈盈":独在楼上,体态轻盈却满心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酬杜麟台春思》是唐代诗人崔湜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首联描绘春回上林苑、花满洛阳城的春日盛景,奠定氛围;随后颔联通过“鸳衾”“龙镜”等意象,细腻刻画主人公夜晚凝思、清晨含情的相思状态;颈联又以“忆梦”“离魂”动展现其在残灯、暗马中的思绪与心境;尾联“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勾勒出主人公从早到晚独倚高楼的孤独形象。全诗通过情景交融的手法,生动展现了相思之情的缠绵悱恻与深沉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崔湜(671~713),初唐诗人。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人。弱冠登进士第,神龙元年,升任为中书舍人。后依附上官婉儿、韦后及安乐公主,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元元年,崔湜密谋下毒之事被查出,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全唐诗》收录了其32首诗作,其中多数为应制奉和、酬赠送别之作。代表作品有《早春边城怀归》《塞垣行》。著有《崔湜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两句描绘了春日来临的盛景。“春还”点明季节的回转,春天重新回到了上林苑,赋予春天动态之感,仿佛春天是一个远行归来的旅人。“花满洛阳城”则进一步渲染春天的浓烈氛围,洛阳城中处处繁花似锦,一个“满”字生动展现出花朵竞相绽放、遍布全城的繁茂之态,为全诗奠定了春日绚烂的基调。颔联“鸳衾夜凝思,龙镜晓含情”两句从夜晚与清晨两个时间节点刻画人物情思。夜晚,主人公躺在绣有鸳鸯图案的被子里,“凝思”一词将其深沉的思念具象化,表明其在寂静的夜里,思绪万千,沉浸在对某人或某事的深深思索与怀念之中。清晨,对着雕有龙纹的镜子,镜中映出的是饱含深情的面容,暗示主人公从夜到晓,情思未曾断绝,“含情”二字细腻传达出内心丰富的情感。颈联“忆梦残灯落,离魂暗马惊”两句承接上文,深入描绘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忆梦”表明主人公沉浸在对梦中情景的回忆里,此时残灯掉落,残灯这一意象增添了几分凄凉与孤寂。“离魂暗马惊”则以奇特的想象,说离散的魂魄令暗夜里的马都受到惊吓,通过“离魂”与“马惊”的描写,极言主人公因思念或内心愁苦而精神恍惚,仿佛灵魂都已游离体外,连马都能感知到这种异常的状态。尾联“可怜朝与暮,楼上独盈盈”两句为全诗收束,点明主人公孤独的处境。“可怜”一词饱含怜悯之情,从清晨到日暮,主人公独自在楼上伫立,“盈盈”本可形容女子仪态美好,但在此处却凸显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孤寂,在美好的春日里,楼上的主人公却只能独自度过朝朝暮暮,孤独之感愈发强烈,使全诗的情感达到深沉的高潮,让人对其孤独处境心生怜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偶吟》

下一篇:唐·李世民《赋得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