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qīng
dōng
lái
chí
nuǎn
yān
qīng
zhú
xiǎo
fēng
chuī
páo
gōng
zūn
qián
jué
jǐn
zhàng
jiā
rén
mèng
zhī
xuě
zhà
kāi
hóng
cài
jiǎ
cǎi
fān
xīn
jiǎn
绿
yáng
yīn
qín
wéi
zuò
chūn
xiàng
huā
jiān
tiē
xiù
méi

译文

东方青帝驾临,日神车驾行缓,暖烟袅袅随晨风轻拂。穿罽袍的公子酒杯前已感知春意,锦帐中的佳人梦中知晓春讯。雪地覆盖的菜圃初绽红菜苔,新剪的彩幡垂挂绿杨枝头。惜春之情化作迎春新曲,赏花时将诗题于彩笺,贴上雕花门楣。

逐句剖析

"青帝东来日驭迟":东方青帝驾临,日神车驾行缓,

# 日驭:即日御義和,为太阳驾车的神。代指太阳。,青帝:司春之神。

"暖烟轻逐晓风吹":暖烟袅袅随晨风轻拂。

"罽袍公子樽前觉":穿罽袍的公子酒杯前已感知春意,

# 罽袍:毛织袍服。

"锦帐佳人梦里知":锦帐中的佳人梦中知晓春讯。

"雪圃乍开红菜甲":雪地覆盖的菜圃初绽红菜苔,

# 甲:草木发芽。

"彩幡新翦绿杨丝":新剪的彩幡垂挂绿杨枝头。

# 翦:一作剪。一作展。

"殷勤为作宜春曲":惜春之情化作迎春新曲,

# 为作:一作欲献。

"题向花笺帖绣楣":赏花时将诗题于彩笺,贴上雕花门楣。

# 绣楣:装饰华美的门楣。,花笺:精致华美的信笺、诗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本诗是晚唐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唐诗别裁集》。此诗以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活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隐含对乱世中美好生活的珍视。全诗围绕“立春”展开,首联以司春之神青帝东巡、暖烟晓风等意象点明时节,勾勒出春日迟迟、轻烟袅袅的朦胧画卷。颔联通过富家公子与深闺佳人的不同感知,侧面烘托出春意的悄然萌动,富于生活情趣。颈联则聚焦自然细节,红白相间的菜甲与嫩绿的杨柳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凸显初春的鲜活气息。尾联以题诗作结,既呼应立春的民俗传统,又暗含诗人对和平岁月的向往。全诗语言清丽婉约,意象繁复而不失雅致,动静结合中传递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力的礼赞。韦庄作为花间派代表,此诗虽未直接抒写战乱之痛,但通过“雪圃”“彩幡”等意象的对比,隐晦表达了乱世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以“青帝”点明司春之神,象征春天东来;“日驭迟”既指春日白昼渐长,又暗含时光流转的悠然。次句“暖烟轻逐晓风”通过动态描写,展现晨曦中轻烟与微风的交织,烘托出初春的朦胧暖意。两句总领全诗,奠定春回大地的基调。颔联“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以“罽袍公子”与“锦帐佳人”对比,前者在酒宴中察觉春意,后者于闺梦里感知春温,通过不同身份人物的细腻体验,侧面烘托出春意的悄然渗透。韦庄以“樽前觉”“梦里知”的虚实结合,既展现春意的普遍性,又暗含乱世中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短暂欢愉。颈联“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视角转向户外,残雪未消的苗圃中红菜苔初绽,与剪裁的新绿杨柳相映成趣,形成色彩鲜明的视觉对比。红绿交织既暗示冬春交替的时序更迭,又以“乍开”“新翦”的动态描写,展现万物复苏的蓬勃生机。尾联“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以诗人的主动创作收束,通过“宜春曲”的雅乐与“花笺绣楣”的装饰,将自然之春升华为人文之春。这种从自然到人文的升华,既体现诗人对节气的敏锐观察,也暗含在乱世中以文墨寄托春意的积极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荀鹤《读诸家诗》

下一篇:唐·黄滔《游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