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yún

朝代:唐作者:董思恭浏览量:2
xiāng
bái
yún
fēi
gài
shàng
tiān
dài
yuè
luó
yìng
cóng
fēng
zhī
cēn
guò
céng
shū
xià
cāng
yīn
fēng
wàng
yuǎn
ān
jiǔ
chí
chú

译文

帝王居住的地方白云升起,如飞动的车盖飘向天庭的大道。云影映着月光,如绮罗般华美璀璨,随风舒展,似枝叶般蔓延铺展。高低错落间飘过层层楼阁,转眼间便倏忽飞下苍梧山。随着风势,云已飘向远方,又怎能长久地徘徊不前。

逐句剖析

"帝乡白云起":帝王居住的地方白云升起,

"飞盖上天衢":如飞动的车盖飘向天庭的大道。

"带月绮罗映":云影映着月光,如绮罗般华美璀璨,

"从风枝叶敷":随风舒展,似枝叶般蔓延铺展。

"参差过层阁":高低错落间飘过层层楼阁,

"倏忽下苍梧":转眼间便倏忽飞下苍梧山。

"因风望既远":随着风势,云已飘向远方,

"安得久踟蹰":又怎能长久地徘徊不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云》是初唐诗人董思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宏大视角落笔,写白云自帝王之乡升起,如车盖般飘向天庭大道,奠定其高远飘逸的基调;颔联以细腻笔触描绘云月交辉之态,将云影比作绮罗、枝叶,展现其轻盈柔美的质感;颈联通过“参差”“倏忽”等词,勾勒云飘过层阁、直下苍梧的动态,极言其行踪变幻之速;尾联以云随风远去的意象,暗寓人生如寄、不必滞留的哲思。全诗紧扣“云”的特质,从升腾、流转到远去,既绘其形神兼具的自然之美,又借云的飘泊无定隐喻世事变迁与人生感慨,以清新灵动的语言、虚实相生的笔法,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董思恭(?~?),唐代诗人。苏州吴县(今江苏)人。历任中书舍人、右史,后主持考功选拔事,因泄漏考题获罪,流放岭表而死。董思恭善诗,诗多为咏物写景之作,词藻富丽,对仗工整,为时人所重。他曾与许敬宗等人编撰了《瑶山玉彩》《芳林要览》。今传《董思恭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帝乡白云起,飞盖上天衢”两句总写云的起源与气势。首句“帝乡”点明云起于帝王居处,赋予云以尊贵不凡的背景;“飞盖”以车盖为喻,状云的舒展如盖,“上天衢”则极言其升腾之高、飘向天庭的豪迈姿态,奠定全诗飘逸高远的基调,暗含对云超然境界的想象。颔联:“带月绮罗映,从风枝叶敷”两句细腻刻画云的形态。“带月”写云月相伴的夜景,“绮罗映”以绮罗的华美喻云影柔滑璀璨,凸显其轻盈柔美的质感;“从风”承接首联“飞盖”的动态,“枝叶敷”将云随风舒展的样子比作枝叶铺展,一“映”一“敷”,动静结合,以比喻手法赋予云以视觉上的柔媚与生机。颈联:“参差过层阁,倏忽下苍梧”两句聚焦云的动态轨迹。“参差”状云影高低错落,写其飘过层叠楼阁时的缥缈之态;“倏忽”极言速度之快,云从高阁瞬间飘至苍梧,空间跨度极大,既表现云行踪的变幻莫测,又暗含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感慨,以云的“动”对照人世的“静”,倍增苍茫之感。尾联:“因风望既远,安得久踟蹰”两句以议论收束,深化主题。“因风望既远”承前句“倏忽下苍梧”,写云因风势而飘向远方,画面由近及远;“安得久踟蹰”以反问语气,借云的远去引申出对人生的感悟——世间万物皆如流云般短暂易逝,何必滞留徘徊?既呼应云的“无定”特质,又以云喻人,传递出对洒脱处世态度的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佚名《杂曲歌辞·濮阳女》

下一篇:唐·长孙无忌《灞桥待李将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