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朝代:唐作者:董思恭浏览量:1
cāng
shān
cuì
guān
àn
jiāng
chén
zhōng
nán
chén
bào
yǐn
xiá
yuán
yín
tiān
hán
xiē
jǐng
huì
fāng
shēn
dài
fǎng
访
gōng
chāo
shì
jiāng
huá
yīn

译文

苍茫山岭沉寂于暮色,青翠楼观在雾霭中渐隐如沉‌。终南山晨光里豹影潜藏,巫峡夜雾中猿啼声幽长‌。寒气未散天地凝滞,雾色愈深景物晦暝‌。待我寻访高人隐士的市井,便要启程奔赴华阴‌。

逐句剖析

"苍山寂已暮":苍茫山岭沉寂于暮色,

"翠观黯将沉":青翠楼观在雾霭中渐隐如沉‌。

"终南晨豹隐":终南山晨光里豹影潜藏,

"巫峡夜猿吟":巫峡夜雾中猿啼声幽长‌。

"天寒气不歇":寒气未散天地凝滞,

"景晦色方深":雾色愈深景物晦暝‌。

"待访公超市":待我寻访高人隐士的市井,

"将予赴华阴":便要启程奔赴华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雾》是唐代诗人董思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一说是方岳写的。此诗以雾霭为吟咏对象,首联“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勾勒出暮色中苍茫朦胧的山水画卷;颔联“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借南北地理意象的虚实相生,强化了雾气的迷离特性;颈联“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通过气候特征深化了阴郁氛围;尾联“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陡然收束于归隐之思,点破全诗心象。既展现了自然奇观的神秘莫测,又暗含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将咏物与抒怀巧妙融合,体现了唐代文人借景言志的创作传统,具有深沉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董思恭(?~?),唐代诗人。苏州吴县(今江苏)人。历任中书舍人、右史,后主持考功选拔事,因泄漏考题获罪,流放岭表而死。董思恭善诗,诗多为咏物写景之作,词藻富丽,对仗工整,为时人所重。他曾与许敬宗等人编撰了《瑶山玉彩》《芳林要览》。今传《董思恭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苍山寂已暮,翠观黯将沉”两句描绘暮色降临的远景。“苍山”“翠观”勾勒出苍茫翠绿的景色,“寂”“黯”点明随着暮色渐浓,山峦归于寂静,楼观隐没在昏暗之中,奠定了全诗幽暗沉郁的基调。颔联“终南晨豹隐,巫峡夜猿吟”两句运用典故。引用“豹隐”典故,以终南山晨豹潜藏喻贤才隐遁;化用巫峡猿啼的意象,增添了凄清氛围,暗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处境的孤寂。颈联“天寒气不歇,景晦色方深”两句描写天气与景色。点明天气寒冷且雾气未散,进一步渲染环境的阴暗晦涩,雾气弥漫使景色愈发昏暗,从侧面烘托出雾气浓重的景象。尾联“待访公超市,将予赴华阴”两句抒发愿望。借用“公超市”典故,表达诗人期望能寻访到如公超般的贤士,一同前往华阴,暗含求隐寻贤、远离尘世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洞庭湖》

下一篇:唐·刘希夷《故园置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