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ào
wáng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fèng
luán
guī
xún
shí
zhōu
xiān
cǎi
yún
shēn
ruò
shào
huā
yīng
lǎo
wèi
yǒu
héng
é
yuè
chén
zhú
néng
xiāo
hèn
dīng
xiāng
kōng
jiě
jié
tóng
xīn
xiāng
jiāng
shuǐ
kuò
cāng
yuǎn
chù
xiāng
nòng
shùn
qín

译文

凤凰与鸾鸟已远逝,无处追寻,通往十洲仙境的路上,唯见彩云缭绕,渺茫难及。若没有永葆青春的仙界少女,百花也将凋零,正因月宫姮娥的孤寂,明月才匆匆西沉。竹叶酒怎能消解心中积郁的恨意,丁香花空有同心之形,却难续旧日深情。湘江浩渺,苍梧山遥,何处能再弹奏舜帝之琴,寄托这无尽的相思。

逐句剖析

"凤去鸾归不可寻":凤凰与鸾鸟已远逝,无处追寻,

"十洲仙路彩云深":通往十洲仙境的路上,唯见彩云缭绕,渺茫难及。

"若无少女花应老":若没有永葆青春的仙界少女,百花也将凋零,

"为有姮娥月易沉":正因月宫姮娥的孤寂,明月才匆匆西沉。

"竹叶岂能消积恨":竹叶酒怎能消解心中积郁的恨意,

"丁香空解结同心":丁香花空有同心之形,却难续旧日深情。

"湘江水阔苍梧远":湘江浩渺,苍梧山遥,

"何处相思弄舜琴":何处能再弹奏舜帝之琴,寄托这无尽的相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悼亡姬》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深婉的意象与典故,抒发了对亡故姬妾的哀思与人生怅惘。首联营造缥缈仙境,表达寻而不得的绝望。颔联通过“少女花”与“姮娥月”的对比,暗喻红颜薄命与时光易逝的哀伤。颈联直抒悲痛难遣、旧情成空的无奈。尾联化用湘妃泣舜、舜琴寄思的典故,将个人之悲升华为对生死阻隔、相思无寄的终极叩问。诗中悼念对象或为韦庄在战乱中亡故的姬妾,借悼亡抒写对人生无常、家国离乱的感慨,融个人悲情与时代哀音于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凤鸾”象征姬妾的高洁与美好,暗喻其离世后如神鸟归天,踪迹难寻;“十洲仙路”借道教传说中仙人居所,暗示亡者已入缥缈仙境,彩云缭绕更显天人永隔的绝望。开篇即奠定全诗哀婉基调,表面写仙路缥缈,实则暗含对北宋与辽国和议后边疆虚假太平的影射。颔联:“少女”典出《周易·说卦》“兑为少女”,或指代青春永驻的仙界少女;“姮娥”则象征孤寂永恒。此联以“少女”与“姮娥”对比,既暗指红颜薄命,又隐喻时光流逝与美好易逝。诗人假设若无亡姬的青春之美,连自然之花也会凋零;而月宫因嫦娥的存在更显孤寂,实则反衬人间因亡姬离去而黯淡。颈联:“竹叶”代指酒,借“竹叶青”典故表达借酒消愁的徒劳;“丁香”象征同心结,却因伊人已逝而成空。此联从虚写神话转向现实,直抒胸臆。积恨难消与同心成空的矛盾,既展现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亦暗含对时代离乱的隐喻。尾联:“湘江”暗用湘妃泣舜典,将个人悼亡升华为对生死阻隔的终极叩问;“苍梧”指舜帝葬地,“舜琴”象征和谐之音,反衬诗人无处寄托相思的苍凉。以阔大苍茫的自然景象收束,将个体之悲与历史交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继《饮李十二宅》

下一篇:唐·李商隐《木兰花·洞庭波冷晓侵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