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态天生异":牡丹的姿态神韵天生就和别的花不一样,
"转看看转新":越看就越觉得它新颖独特。
"百花休放艳":别的百花不要绽放艳丽色彩了,
"三月始为春":到了三月才算是真正的春天。
"蝶死难离槛":蝴蝶仿佛为牡丹而死,至死都难以离开花栏,
"莺狂不避人":黄莺欢快得有些疯狂,也不躲避游人。
"其如豪贵地":可是它生长在豪门贵族的庭院里,
"清醒复何因":即便清醒又有什么意义呢。
唐末五代诗人
孙鲂(?~?),唐末五代诗人。字伯鱼,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南唐烈祖时,曾以员外郎佐江西幕,官至尚书郎中。孙鲂从郑谷学诗,所吟诗颇有郑体,多清高闲适之作。他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多有唱和,其中《夜坐》《题金山寺》诸诗为世称赞。辛文房评其诗作“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吴任臣称其“与张祜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著有《孙鲂诗集》。
1. 分段赏析
意态天生异,转看看转新:“意态天生异”直接点明牡丹的独特之处,强调其姿态神韵是与生俱来的与众不同。“转看看转新”则进一步强调这种独特性,让人越看越能发现它的新奇之处,表现出作者对牡丹的喜爱与赞赏之情,为全诗奠定了赞美的情感基调。百花休放艳,三月始为春:“百花休放艳”,通过否定百花绽放艳丽色彩,突出了牡丹的独特地位。“三月始为春”,表明只有到了三月牡丹盛开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春天到来,将牡丹视为春天的象征,进一步强调了牡丹在春日中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使牡丹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蝶死难离槛,莺狂不避人:“蝶死难离槛”运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描绘蝴蝶仿佛为牡丹而死,至死都难以离开花栏,生动地表现出蝴蝶对牡丹的痴迷。“莺狂不避人”同样运用拟人手法,写黄莺欢快得有些疯狂,也不躲避游人,从侧面烘托出牡丹的艳丽和吸引力,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其如豪贵地,清醒复何因:“其如”表示转折,笔锋一转,由对牡丹的赞美转为感慨。“豪贵地”指出牡丹生长在豪门贵族的庭院里,“清醒复何因”则感慨牡丹即便清醒,也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流露出一种对牡丹命运的惋惜与无奈之情,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复杂。
上一篇:唐·黄滔《御试二首》
下一篇:唐·毛文锡《更漏子·春夜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