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yáng
liǔ
zhī

朝代:唐作者:孙鲂浏览量:1
líng
fēng
nuǎn
tài
chāng
chūn
xiàn
线
yáo
xiàng
rén
xiǎo
lái
jiāng
hòu
háng
huà
yáo
jīn
péng
chū
zāi
shù
shí
zhǐ
yīng
xián
kàn
zhī
zhī
zhī
tiān
fēng
liú
chù
yào
jiā
rén
xué
huà
méi
nuǎn
bàng
tíng
jìng
qiáo
liú
chuān
穿
kǎn
绿
yáo
yáo
zhī
luò
shuí
xiāng
sòng
hún
duàn
qiān
tiáo
wàn
tiáo
chūn
lái
绿
shù
biàn
tiān
wèi
jiàn
chuí
yáng
wèi
kuā
qíng
wàn
zhū
yān
zhèn
xián
fāng
jiān
shì
chóu
jiā
shí
shǒu
dāng
nián
yǒu
jiù
chàng
qīng
cuì
wèi
céng
xiàng
xíng
rén
dào
wèi
qíng
zhé

译文

春日里和风轻柔温暖,充满生机,杨柳的枝条如丝线般舞动,似向古人致意。怎比得上清晨江雨过后,一行杨柳如画般隔在遥远的渡口。彭泽(陶渊明)当初栽种五棵柳树的时候,应该只是悠闲地观赏着一枝枝柳枝。不知是天意的风流之处,让杨柳要与佳人学习画眉。杨柳在温暖中靠近离亭,静静轻拂着桥,枝条映入水流穿过栏杆,翠绿的枝叶摇曳。不知在落日时分谁来相送,让人对着千万条柳枝悲痛欲绝。春天来了,绿树遍布天涯,没见到垂杨就不能夸赞(春天美)。晴天里万株杨柳如一阵烟雾,在幽静的街坊,也是莫愁居住的地方。当年有十首关于杨柳的旧词,唱尽杨柳的翠绿几乎没有遗漏。还未曾向行人说,如果不是因为离情就不要折杨柳。

逐句剖析

"灵和风暖太昌春":春日里和风轻柔温暖,充满生机,

"舞线摇丝向昔人":杨柳的枝条如丝线般舞动,似向古人致意。

"何似晓来江雨后":怎比得上清晨江雨过后,

"一行如画隔遥津":一行杨柳如画般隔在遥远的渡口。

"彭泽初栽五树时":彭泽(陶渊明)当初栽种五棵柳树的时候,

"只应闲看一枝枝":应该只是悠闲地观赏着一枝枝柳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不知是天意的风流之处,

"要与佳人学画眉":让杨柳要与佳人学习画眉。

"暖傍离亭静拂桥":杨柳在温暖中靠近离亭,静静轻拂着桥,

"入流穿槛绿摇摇":枝条映入水流穿过栏杆,翠绿的枝叶摇曳。

"不知落日谁相送":不知在落日时分谁来相送,

"魂断千条与万条":让人对着千万条柳枝悲痛欲绝。

"春来绿树遍天涯":春天来了,绿树遍布天涯,

"未见垂杨未可夸":没见到垂杨就不能夸赞(春天美)。

"晴日万株烟一阵":晴天里万株杨柳如一阵烟雾,

"闲坊兼是莫愁家":在幽静的街坊,也是莫愁居住的地方。

"十首当年有旧词":当年有十首关于杨柳的旧词,

"唱青歌翠几无遗":唱尽杨柳的翠绿几乎没有遗漏。

"未曾得向行人道":还未曾向行人说,

"不为离情莫折伊":如果不是因为离情就不要折杨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杂曲歌辞·杨柳枝》是南唐孙鲂创作的一组以杨柳为主题的乐府诗,也是咏物兼抒情诗。通过不同场景和意象的描绘,展现杨柳的风姿。首篇描绘春日里杨柳随风舞动,雨后如画。第二篇以彭泽栽柳引出,将杨柳比作佳人画眉。第三篇借杨柳在离亭、桥边的姿态烘托离别氛围。第四篇写春天杨柳遍布天涯的美景。末篇提到杨柳与离情的关系。整体表达对杨柳的喜爱及借柳传达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

孙鲂(?~?),唐末五代诗人。字伯鱼,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南唐烈祖时,曾以员外郎佐江西幕,官至尚书郎中。孙鲂从郑谷学诗,所吟诗颇有郑体,多清高闲适之作。他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多有唱和,其中《夜坐》《题金山寺》诸诗为世称赞。辛文房评其诗作“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吴任臣称其“与张祜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著有《孙鲂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开篇描绘春日和风吹拂,杨柳舞动,宛如向古人致意。后句转写雨后杨柳,像一幅画隔在遥远渡口,通过对比不同时段杨柳的姿态,展现其春日的美好,表达对杨柳春日美景的喜爱。第二首:“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借陶渊明栽柳典故,想象陶渊明悠闲观赏柳枝,进而将杨柳比作佳人学画眉,从典故到形象比喻,突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富有情趣。第三首:“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描绘杨柳在离亭、桥边,枝条摇曳,映入水流穿过栏杆。结合落日之景,以“魂断千条与万条”直抒离情,借杨柳烘托出离别时的悲伤。第四首:“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写春天绿树遍野,但认为不见杨柳就不算美景。晴天里万株杨柳如烟,又提及莫愁家,描绘出杨柳遍布天涯的春日盛景,表达对杨柳的赞美。第五首:“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提到当年有关于杨柳的旧词,唱尽杨柳的翠绿。最后点明杨柳与离情的关系,若非离情别绪,不要折柳,深化了杨柳与离情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孙光宪《谒金门·留不得》

下一篇: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