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和风暖太昌春":春日里和风轻柔温暖,充满生机,
"舞线摇丝向昔人":杨柳的枝条如丝线般舞动,似向古人致意。
"何似晓来江雨后":怎比得上清晨江雨过后,
"一行如画隔遥津":一行杨柳如画般隔在遥远的渡口。
"彭泽初栽五树时":彭泽(陶渊明)当初栽种五棵柳树的时候,
"只应闲看一枝枝":应该只是悠闲地观赏着一枝枝柳枝。
"不知天意风流处":不知是天意的风流之处,
"要与佳人学画眉":让杨柳要与佳人学习画眉。
"暖傍离亭静拂桥":杨柳在温暖中靠近离亭,静静轻拂着桥,
"入流穿槛绿摇摇":枝条映入水流穿过栏杆,翠绿的枝叶摇曳。
"不知落日谁相送":不知在落日时分谁来相送,
"魂断千条与万条":让人对着千万条柳枝悲痛欲绝。
"春来绿树遍天涯":春天来了,绿树遍布天涯,
"未见垂杨未可夸":没见到垂杨就不能夸赞(春天美)。
"晴日万株烟一阵":晴天里万株杨柳如一阵烟雾,
"闲坊兼是莫愁家":在幽静的街坊,也是莫愁居住的地方。
"十首当年有旧词":当年有十首关于杨柳的旧词,
"唱青歌翠几无遗":唱尽杨柳的翠绿几乎没有遗漏。
"未曾得向行人道":还未曾向行人说,
"不为离情莫折伊":如果不是因为离情就不要折杨柳。
唐末五代诗人
孙鲂(?~?),唐末五代诗人。字伯鱼,洪州南昌(今属江西)人。南唐烈祖时,曾以员外郎佐江西幕,官至尚书郎中。孙鲂从郑谷学诗,所吟诗颇有郑体,多清高闲适之作。他与沈彬、李建勋结为诗社,多有唱和,其中《夜坐》《题金山寺》诸诗为世称赞。辛文房评其诗作“骚情风韵,不减张祜”,吴任臣称其“与张祜诗前后并称,一时以为绝唱”。著有《孙鲂诗集》。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灵和风暖太昌春,舞线摇丝向昔人。何似晓来江雨后,一行如画隔遥津。”开篇描绘春日和风吹拂,杨柳舞动,宛如向古人致意。后句转写雨后杨柳,像一幅画隔在遥远渡口,通过对比不同时段杨柳的姿态,展现其春日的美好,表达对杨柳春日美景的喜爱。第二首:“彭泽初栽五树时,只应闲看一枝枝。不知天意风流处,要与佳人学画眉。”借陶渊明栽柳典故,想象陶渊明悠闲观赏柳枝,进而将杨柳比作佳人学画眉,从典故到形象比喻,突出杨柳的婀娜多姿,富有情趣。第三首:“暖傍离亭静拂桥,入流穿槛绿摇摇。不知落日谁相送,魂断千条与万条。”描绘杨柳在离亭、桥边,枝条摇曳,映入水流穿过栏杆。结合落日之景,以“魂断千条与万条”直抒离情,借杨柳烘托出离别时的悲伤。第四首:“春来绿树遍天涯,未见垂杨未可夸。晴日万株烟一阵,闲坊兼是莫愁家。”写春天绿树遍野,但认为不见杨柳就不算美景。晴天里万株杨柳如烟,又提及莫愁家,描绘出杨柳遍布天涯的春日盛景,表达对杨柳的赞美。第五首:“十首当年有旧词,唱青歌翠几无遗。未曾得向行人道,不为离情莫折伊。”提到当年有关于杨柳的旧词,唱尽杨柳的翠绿。最后点明杨柳与离情的关系,若非离情别绪,不要折柳,深化了杨柳与离情的主题。
上一篇:唐·孙光宪《谒金门·留不得》
下一篇:唐·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