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却江南路几千":我踏遍江南千里之路,远游多年之后终于返回故乡,
# 却:一说“去”。
"归来不把一文钱":回来时身无分文,一点钱财都没带回来。
"乡人笑我穷寒鬼":乡里人都嘲笑我贫穷落魄,像个讨饭的寒酸鬼,
"还似襄阳孟浩然":却又称我像襄阳的孟浩然一样。
晚唐诗人
张祜(785?~852?),唐代诗人。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一说南阳(今河南邓州)人。早年浪迹江湖,狂放不羁。元和十五年,令狐楚(一说裴度)表荐张祜,令其入朝献诗,然为权贵所抑。后至淮南,晚年喜爱曲阿(今江苏丹阳)风物,隐居以终。张祜的诗多写落拓不遇的情怀和隐居生活,对时政有所谏讽,又以咏史诗及宫词著名。代表作品有《宫词二首》《惠山寺》《题金山寺》《孤山寺》等。有南宋蜀刻本《张承吉文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感归》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归乡为题材,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了诗人旅居江南求仕未果、贫困归来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诗中描写长期奔波的辛劳,回到家乡后的凄凉境况,以及同乡人的讥笑,又巧妙借“还似襄阳孟浩然”来自我安慰,自比高洁之士,以幽默化解落魄之态,展现出诗人虽失意而不失风骨的精神。整首诗以浅白口语入诗,情感自然流露,蕴含着对功名的释怀和对人格高洁的坚持。,主题集中在表达文人失意后的自嘲与傲骨,是唐代士人心态的真实写照。
2. 分段赏析
张祜的《感归》共四句,层层递进,构成一幅归乡画卷,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高洁情操。首句开篇以“几千”极言路途遥远,点出诗人奔波之久,展现了诗人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次句“归来不把一文钱”,形象上刻画了一个落魄归乡、一无所有的可怜人形象,语言直白质朴,与首句形成呼应,进一步点出漂泊无果,强化了怀才不遇、生活困窘之感。“乡人笑我穷寒鬼”中“笑”字极具表现力,将乡人的嘲讽刻画得入木三分,同时也衬托出了一个遭乡人嘲笑的尴尬、无奈的诗人形象。诗人以简短几字写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世俗的冷眼。尾句“还似襄阳孟浩然”用典,借孟浩然的故事来丰富诗歌内涵,表明自己虽落魄却有着如孟浩然般的高洁情怀,抒发了怀才不遇却又坚守自我的复杂情感。
上一篇:唐·温庭筠《春晓曲》
下一篇:唐·王昌龄《送十五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