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寺偏邻近":寺庙虽偏僻却邻近,
"开门物景澄":推门可见周遭景物清澄如洗。
"磬通多叶罅":磬声穿透层层叶隙传来,
"月离片云棱":明月从云片边棱处悄然显露。
"寄宿山中鸟":山鸟暂栖林间,
"相寻海畔僧":海畔僧人彼此寻访,共话禅意。
"唯愁秋色至":唯恐秋日凉意骤临,
"乍可在炎蒸":宁愿暂忍这夏夜的湿热。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自号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一说幽州范阳县(今北京西南)人。早年落拓为僧,法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官终普州司仓参军。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岛”,苏轼称他们为“郊寒岛瘦”。其又与姚合齐名,人称“姚贾”。贾岛的诗以五律见长,作诗以苦吟著称。他注重词句锤炼,刻苦求工,“推敲”这一典故即由其斟酌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其诗多投献酬赠之作,取眼前荒僻冷落景色,抒一已穷愁幽独之情,风格清奇峭僻。代表作品有《题李凝幽居》《忆江上吴处士》,有《长江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点明寺庙所处位置偏僻却邻近居所,“开门”这一动作引出后文所见景致,一个“澄”字,营造出开门瞬间,清新澄澈的物景扑面而来之感,展现出夏夜寺院周边静谧又开阔的氛围,奠定全诗清幽的基调。颔联“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从听觉与视觉入手,写寺庙磬声透过层层树叶间隙传来,以动衬静,更添幽深感;而明月从片云边缘穿出,“离”字赋予月动态,与静态的云、叶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夏夜空灵清幽、动静相宜的画面,尽显自然之美妙。颈联“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视角转换,聚焦于山中寄宿之鸟与前来寻访的海畔僧人,鸟的安闲、僧的逸致,二者的悠然状态相互呼应,进一步烘托出夏夜寺院远离尘嚣、仿若世外之境,让人体味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祥和。尾联“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笔锋一转,诗人表露心境,在这美好夏夜,唯一忧愁的竟是秋色的到来,宁愿长久处于酷热“炎蒸”之中,侧面反映出诗人对当下夏夜清幽、闲适时光的极度留恋,不舍其消逝,以“愁”字收尾,余韵悠长,引发读者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
上一篇:唐·顾非熊《会中赋得新年》
下一篇:唐·杜甫《水会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