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i
yáng
dōng
zhōng
èr
cóng
shì

朝代:唐作者:王建浏览量:1
jiāng
shàng
shù
zhū
sāng
zǎo
shù
cóng
luàn
gèng
huāng
liáng
kān
guǎn
jīng
cán
zhǐ
kōng
shū
xiāng
diǎn
jìn
sān
chǐ
xuě
liàn
jīng
shī
tóu
shuāng
rén
duō
zài
róng
yīng
xiào
dào
wèi
guāng

译文

江边上的那几株桑枣树,自从遭遇战乱之后显得更加荒凉了。哪里能忍受在旅馆中度过这岁末残冬时节,只能寄一封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家书回到故乡。在这大雪厚达三尺的寒冬里,把客居时的衣服都典当完了,精心锤炼诗句,头发都变得像霜一样斑白。旧日的友人大多都在那幕府之中任职,他们应该会笑话我这般勤勉努力却还没有显达。

逐句剖析

"江上数株桑枣树":江边上的那几株桑枣树,

"自从离乱更荒凉":自从遭遇战乱之后显得更加荒凉了。

# 离乱:变乱。常指战乱。一本作“乱离”。《晋书·刑法志》:“是时承离乱之后,法网弛纵,罪名既轻,无以惩肃。”唐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一本作“乱离”。明屠隆《彩毫记·难中相会》:“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陈毅《冬夜杂咏·吾读》:“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

"那堪旅馆经残腊":哪里能忍受在旅馆中度过这岁末残冬时节,

# 残腊:亦作“残臈”。农历年底。,那堪:怎堪;怎能禁受。唐李端《溪行遇雨寄柳中庸》诗:“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宋张先《青门引·春思》词:“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明韩洽《铁马》诗:“那堪檐宇下,又作战场声。” ③残腊:亦作“残臈”。农历年底。唐李频《湘口送友人》诗:“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宋苏轼《与程正辅提刑书》之二三:“残腊只数日,感念聚散,不能无异乡之叹。”《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捱过残腊,到了新年,又是上元佳节。”《再生缘》第九回:“如今残臈过新春,今年我宅多兴旺,人口平安福又增。”

"只把空书寄故乡":只能寄一封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家书回到故乡。

"典尽客衣三尺雪":在这大雪厚达三尺的寒冬里,把客居时的衣服都典当完了,

"炼精诗句一头霜":精心锤炼诗句,头发都变得像霜一样斑白。

"故人多在芙蓉幕":旧日的友人大多都在那幕府之中任职,

"应笑孜孜道未光":他们应该会笑话我这般勤勉努力却还没有显达。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借江上桑枣树的萧索之景,含蓄地映射出诗人因战乱流离、漂泊无依,生活处境的困窘与凄凉;颔联更深层次地倾诉出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助。颈联表明诗人为谋生计,不惜典卖家当艰难度日,寒夜漫漫,他于孤苦中苦苦思索。尾联满是自我解嘲与无可奈何之辞。整首诗以凝重的笔调勾勒出诗人在动荡离乱年代的生活状态与心境,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喟叹、对当下现实的无力,以及对未来隐隐的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王建(766?~830后),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他出身寒微,终生未举进士。元和间为昭应丞、渭南尉,大和初官至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题材广泛,生活气息浓郁。善以白描、比兴手法,用典型形象针砭时弊,揭示社会矛盾,语言含蓄,简洁峭拔。善短篇,多七言,尤以《宫词》百首著名。代表作品有《海人谣》《当窗织》。著有《王司马集》《王建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出自唐代诗人王建之手,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大致创作于唐僖宗光启年间(885年—887年),正值作者“乱后出山”,属于请托干谒的诗作。那时,作者的友人顾云、崔致远等人在高骈幕府中担任从事。诗里充斥着对穷困潦倒和年华老去的悲叹,目的是期望得到朋友的举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江上数株桑枣树,自从离乱更荒凉”两句是描写江上所见的远景。“江上数株桑枣树”,开篇简单勾勒出江边几株桑枣树的画面,平常的事物却在诗人的笔下透露出一种孤寂之感。“自从离乱更荒凉”,一个“更”字点明时间背景是离乱之后,离乱使得原本普通的桑枣树更添荒凉,不仅写出了桑枣树的衰败景象,更象征着社会的破败与民生的凋敝,借景抒情,奠定了全诗凄凉的基调,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在乱世中的飘零之感和对往昔安宁的怀念。“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两句写诗人客居旅馆时的情景。“那堪旅馆经残腊”,“那堪”二字直接抒发内心的不堪忍受,诗人客居旅馆,又逢残腊时节,残腊本就是一年将尽、阖家团圆之时,而诗人却漂泊在外,孤独之感愈发浓烈。“秪把空书寄故乡”,“空书”表明信中除了思念并无实际的好消息可报,在这一年将尽之时,只能寄一封饱含思念却又无奈的家书回故乡,进一步体现出诗人的落寞与无奈,在佳节时与家人分离的痛苦以及漂泊生活的凄苦尽显其中。“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两句展现了诗人窘迫的生活和对作诗的执着。“典尽客衣三尺雪”,在大雪纷飞的寒冬,诗人为了维持生计,把客居时的衣物都典当殆尽,“三尺雪”既描绘出寒冷的环境,又侧面烘托出诗人生活的艰难,其困窘之状跃然纸上。“炼精诗句一头霜”,诗人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依然潜心锤炼诗句,以至于头发都如霜雪般斑白,一个“霜”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因作诗苦思和生活困苦而衰老的状态,体现出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在困境中坚守精神追求的品质。“故人多在芙蓉幕,应笑孜孜道未光”两句是诗人的自嘲与期望。“故人多在芙蓉幕”,“芙蓉幕”指代幕府,点明诗人的故友大多在幕府中任职,生活境况较好。“应笑孜孜道未光”,诗人想象故友们看到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却尚未显达,可能会笑话自己。表面上是自我解嘲,实则蕴含着内心的不甘和对得到举荐、实现抱负的渴望,在无奈中透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也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不放弃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杂诗》)》

下一篇:唐·李隆基《观拔河俗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