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g
xián
xùn
gōng
fáng

朝代:唐作者:齐己浏览量:1
wáng
miào
yǒu
gāo
fáng
lián
yǐng
nán
xuān
zhèng
cháng
chuī
yuàn
fēng
táo
chūn
cài
huā
huáng
xuán
dēng
xiàng
hòu
wéi
míng
píng
àn
qián
tóu
miǎo
máng
zhī
yǒu
guī
mèng
qiè
mén
sōng
zhé
shè
sēng
wáng

译文

吴王庙的旁边有一座高大的房屋,南轩的帘影随着漫长的日光移动。野外的风吹过园林,桃叶呈现出碧绿之色,春天的露水洒在菜畦上,菜花一片金黄。悬起灯后四周一片寂静冥默,凭靠在案桌前只觉前路渺茫。知道自己归乡的梦如同虎溪那般真切,寺庙门前的松树折断,社中的僧人也已亡故。

逐句剖析

"吴王庙侧有高房":吴王庙的旁边有一座高大的房屋,

"帘影南轩日正长":南轩的帘影随着漫长的日光移动。

"吹苑野风桃叶碧":野外的风吹过园林,桃叶呈现出碧绿之色,

"压畦春露菜花黄":春天的露水洒在菜畦上,菜花一片金黄。

"悬灯向后惟冥默":悬起灯后四周一片寂静冥默,

"凭案前头即渺茫":凭靠在案桌前只觉前路渺茫。

"知有虎溪归梦切":知道自己归乡的梦如同虎溪那般真切,

"寺门松折社僧亡":寺庙门前的松树折断,社中的僧人也已亡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梁贤巽公房》是唐代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吴王庙旁公房周边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的感受,如野花野草、光影氛围等。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环境的描写中,营造出一种幽微、迷茫的氛围。首联点明公房位置,中间两联写景细腻,尾联抒发内心复杂情绪。全诗通过对环境的刻画,流露出一种深沉的思索和对世事的感慨,展现出齐己诗歌善于借景表意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通过描写野外被风吹动的碧绿桃叶,以及沾满春露的黄色菜花,借这生机勃勃的景色,烘托出环境的清幽,也暗示诗人内心的思绪。用典:“知有虎溪归梦切”用“虎溪”典,相传晋高僧慧远居东林寺,送客不过虎溪,过则虎啸。此处借典暗示公房环境清幽,表达诗人浓烈归乡之情,增添诗的文化底蕴与含蓄美。烘托:“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以悬灯后周围的冥默氛围,烘托出诗人凭案时内心的渺茫之感。

2. 分段赏析

《题梁贤巽公房》首联“吴王庙侧有高房,帘影南轩日正长”,点明公房位置在吴王庙旁,通过“帘影”“日正长”营造出一种静谧、悠长的氛围,暗示时间的缓慢流逝。颔联“吹苑野风桃叶碧,压畦春露菜花黄”,细腻地描写了野外的景色,“碧”“黄”色彩鲜明,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颈联“悬灯向后惟冥默,凭案前头即渺茫”,从视觉和感受上,写出了屋内悬灯后的昏暗和冥默,以及诗人凭案时内心的迷茫。尾联“知有虎溪归梦切,寺门松折社僧亡”,借“虎溪”典故,表达归梦之切,再由“寺门松折”“社僧亡”,传达出世事无常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温庭筠《菩萨蛮·凤凰相对盘金缕》

下一篇:唐·李世民《辽东山夜临秋》

猜你喜欢